正文 第779章 果然是老狐狸(2 / 2)

話說朱元璋出身低微,做了皇帝之後更是忌諱別人揭他的老底,因為他覺得那樣會有損自己的威信,所以對於家鄉來的平民百姓大都據而不見,不過,厚此薄彼的事情也還是有的。

有一天,當朱元璋與大臣正在議事的時候,傳旨太監來報,說當年的一個發小老鄉前來求見萬歲,朱元璋也早收到呈報,聽此人的確與他的關係曾經不一般,也就想炫耀一下自己做了皇帝之後的威風,於是便宣那位發小老鄉金殿覲見。

這位發小老鄉跟在侍衛身後,左看看右瞅瞅,踉踉蹌蹌邁上進殿的左側台階,邊走邊想:這裏好威風啊,憑自己跟朱元璋的發小關係,弄個站崗的差事應該沒問題,哪個皇帝不是用自己最親近的人來保護自己?最次的話弄個打掃院子掏茅廁的活也還是不錯的。

朱元璋的這位發小老鄉是與他一起放過牛,又種了半輩子的地,屬於底層百姓,哪裏見過皇宮這麼大的陣勢?在家鄉頂多也就是見過個縣太爺的轎子和衙門口,不打官司連公堂都沒見過。

進殿後,這哥們四下看看穿著官服的大臣們一個也不認識,更沒有看見朱重八(朱元璋的本名),按照自己的想象,估計坐在正麵前高台上的那個穿黃袍的人就是,因為離著太遠看不清楚,就想走近點看個明白,於是抬腳就要往前跑,沒想到,就是這個動作卻給他帶來了殺身之禍。

皇上身邊的侍衛各個都是武林高手,這發小老鄉一蹲身,剛剛做了一個縱身騎牛的架勢起跑,侍衛看的真真的,心想:你要幹嘛?這是金鑾殿,不是放牛的野地,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想要一把揪住這人的脖子給按在地上,手伸出去了,又想到這是萬歲的發小老鄉,當著麵那樣幹別讓皇上不高興,這樣一想,侍衛手就抓住了那個人的袖子,誰知道那發小老鄉幹慣了力氣活,勁頭特別大,刺啦一下被侍衛扯下來半截袖子,那發小老鄉也沒多想,隻顧往前跑,這下侍衛急了,急忙一個掃堂腿把老鄉絆了一個倒栽蔥。然後一個俯身把發小老鄉給拎了起來,這發小老鄉急了,瞪著眼珠子看著侍衛:你幹嘛?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早就看得清楚了一切,心裏有些生氣:二十多年了你還是這個丟人樣子,不爭氣!

說歸說,氣歸氣,朱元璋還是拘著麵子問了一聲來人的姓名。這位老鄉一聽聲音確定是朱元璋,便當著大臣的麵,伸著脖子,掄著半截袖子大叫大嚷起來:“朱重八,你當了皇帝可真威風呀!還認得我嗎?當年咱倆一塊兒光著屁股玩耍,你幹了壞事總是讓我替你挨打。記得有一次咱倆一塊偷豆子吃,背著大人用破瓦罐煮。豆還沒煮熟你就先搶起來,結果把瓦罐打爛了,豆子撒了一地。你又吃得太急,豆子卡在喉嚨裏還是我幫你弄出來的。你忘了嗎?”

朱元璋晚上與一位可心的妃子龍鳳顛倒一晚上,本來心情愉悅才答應召見老鄉的,沒想到遭到這麼一頓劈頭蓋臉揭疤,心裏疼啊!於是,不由得心情一下子壞下來。

這位老兄還在喋喋不休地嘮叨個沒完,朱元璋卻再也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太不知趣,居然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揭我的短處,讓我這個當皇帝的臉往哪兒擱。盛怒之下,朱元璋下令把這個窮哥兒們殺了。就這樣,朱元璋的這位老鄉的攀龍附鳳美夢,就此懵懂中畫上了休止符。

人可以吃暗虧,也可以吃明虧,但就是不能吃“沒有麵子。”的虧。從這個角度出發,能夠以你的“厚。”,掩蓋別人的“薄。”,以你的“厚臉皮。”維護別人的“薄臉皮。”,那麼,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如果你不顧別人的麵子,總有一天會吃苦頭。因此,老於世故的人從不輕易在公開場合說別人尤其是上司的壞話,寧可高帽子一頂地送,既保住了別人的麵子,別人也會如法炮製地給你麵子,彼此心照不宣,盡興而散。這種情形在圈子尤為常見。

“為尊者諱。”,這是行事的一條規矩。一個人,無論他原來的出身多麼低賤,做過多少見不得人的事,一旦到了某個位置,他身上便罩上了“靈光。”,變得“神聖。”起來。往昔那見不得人的一切,要麼一筆勾銷,永不許再提;要麼重新改造,重新解釋,賦予新的含義。這位同鄉發小聞聽朱重八(元璋)當了皇帝,無非是想為自己謀一份福利而已,隻是一個鄉下人的說話方式與場合不合時宜,損傷了皇帝的自尊,招來殺身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