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5章 :抄底絕招(1 / 2)

東北,播撒下去的大豆種子,經過兩個月的生長,已經變得十分茁壯,豆莢內的大豆已經成熟了。

在淩淵集團承包的土地上,經常聽到滾滾雷聲。

這是集團在對大豆進行氣象施肥,雷聲之後,產生大量的天然肥料。同時化肥、堆肥三管齊下,給與了快速成長中的大豆苗充分的養料。

噴灌設施保障了灌溉,生物防蟲、除草技術,使得這些大豆沒有接觸過任何的農藥,也絕對檢測不出任何的農藥殘留。

當收割的季節到來時,收割機忙碌的開始在田野間作業。

一卡車一卡車的大豆被收割了上來,然後運往倉庫。

7500萬畝大豆,平均畝產800公斤左右,最後收上的數量是6033萬噸,全都是無公害大豆。

這些大豆隨即投入到市場進行銷售,既然是無公害大豆,又非轉基因,那自然售價要高得多,每噸定價6000元。

結果這些大豆在國內市場竟然鮮有問津,倒是出口十分火爆。

那些商人將這些大豆轉手出口到國外,每噸能賣到八千多元,有很多國家基本上是不進口轉基因的,但他們自身又不產大豆。

優糧農業公司生產出來的這些大豆,即非轉基因,也無任何農藥殘留,品相也極好,大受那些國家的歡迎,6000萬噸大豆,很快就出口了大部分。

糧源集團自己留下了上千萬噸,主要是留給繁華盛世餐飲公司,有了大豆可以推出各種美味的豆製品了。

曹淵倒是傻眼了,這批大豆國人沒吃上多少,反倒出口了大部分。

頓時讓曹淵明白了,他的大豆生產規模還太小了,根本不足以與山姆帝國的轉基因大豆搶市場。

實際上目前兩者根本沒有衝突,因為他們生產的無公害傳統大豆,定價上首先就不一樣。

唯一很是欣慰的是,這資金卻快速回籠了。

賣掉5000萬噸大豆之後,資金已經回籠了3000億華龍元,另外還有一千萬噸大豆留在手上自己處理,回籠的資金遠遠大於投入的錢,盈利很大。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那些大豆出口之後,竟然有好多個發達國家的農貿公司跑到華龍國來,找上優糧農業公司,要和優糧農業公司簽訂長期的‘無公害傳統大豆’供應合同,而且價格還開得很高,每噸高達7000元。

實在是優糧農業公司生產出來的大豆品質太高了,他們以前想買都沒地方買這麼高品質的大豆。

一群傻叉上門送錢,幹嘛不簽,於是全都簽了。

不要說明年,就是幾個月後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因為索馬裏地區的大豆很快也要上市了。

國內兩個月後還有6000萬噸的大豆上市。

到時候價格必然下降,現在和優糧農業公司簽訂這樣的合同,到時候虧死他們。

但那些農貿公司並不清楚情況,他們卻認為這樣高品質的大豆,種植成本肯定很高,而且規模肯定也不會再擴大多少了。

長期供應合同一簽定,違約可是要支付違約金的。

等於是白賺了一筆違約金。

曹淵卻是想,這樣下去可不行。問題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兩個方麵,轉基因大豆一方麵用於大量豆製品的製作,一方麵也用於榨油。

要想在豆製品原料上擊敗轉基因大豆,靠的是成本優勢,以及傳統大豆的安全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