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曹淵並不想直接賣給那些鋼鐵廠,而是讓李昌名進軍冶金行業,成立十幾家鋼鐵公司。
鋼鐵行業的市場太龐大了,如果隻是一家來獨霸天下,會讓人十分眼紅的。
如果突然出現十幾家鋼鐵公司來瓜分市場,那就不一樣了。
華龍國的那些鋼鐵廠是注定要被淘汰的,首先那些鋼鐵廠生產的都是一些低端鋼材,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
第二,在鐵礦石價格不斷上漲的情況下,那些鋼鐵廠的盈利十分微薄,甚至是要虧本生產,完全就是一個打工仔的角色,他們把鋼材生產出來出口到別的國家,別的國家再把這些鋼材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商品賣回來。
把那些靠進口來生產的鋼鐵廠淘汰掉,也就沒有人去三大礦山那裏進口鋼鐵了,三大礦商每年要從華龍國賺取大量的財富,多達上千億山姆元。
等淩淵集團的鋼鐵廠占領了華龍國的鋼鐵市場,淩淵集團的鋼鐵廠又是直接從撣邦進口鐵礦石,自然沒人去買三大礦山的鐵礦石,三大礦山對華龍國的壓榨曆史也將終結。
其實華龍國每年60%的GDP財富被外資掠奪,就是這麼搞出來的,這僅僅是一個鐵礦石,諸如鐵礦石這樣的掠奪項目多得讓人眼花繚亂。
雖然說那些鋼鐵廠很多也是國產的,但問題是那些鋼鐵廠沒有利潤,很多都是靠貸款度日,存在根本沒意義。
至於工人下崗的問題,這完全不是問題。
轉行就是了,這是很正常的陣痛,而且錢被淩淵集團賺走,淩淵集團給員工發放較高的福利,集團員工是禁止購買國外奢侈品的,因此財富能夠滴到社會底層人民的手中,而不會漏出去。
華龍國每年要進口近七億噸的鐵礦石,棉墊地區的鐵礦石開采能力提升到七億噸並不是什麼困難的目標。
雖然以撣邦地區的鐵礦石最多維持3年,但3年後集團大可到其他國家開礦,或者直接到海洋中開礦。
現在唯一缺乏的就是鐵路了,礦山的鐵路也已經開始建設。
鐵路開通後,鐵礦石將直接運入華龍國境內。
以當前普通鋼材每噸價值3600以上的價格來說,以99%的鐵礦轉換率來計算,50%的鐵礦石煉出一噸鋼材也就需要2噸鐵礦石,撣邦鐵礦石以每年向華龍國輸出7億噸50%的鐵礦石,並以每噸鋼材3500元的銷售價格計算,可以創造12250億華龍元的產值,利潤起碼能上8000億。
就以普通鋼材來說,價格最低的建材,每噸3550~3600間的貨源依舊是一貨難求,一有這個價位絕對是馬上被人哄搶一空,何況是3500的價位,而且其他的鋼材價位更高,很多價格都超過4000元每噸。至於那些特種鋼材的價格就更高了,以德國為例,他們生產的高附加值特種鋼材,很多都是三千山姆元的價位。
隻要多搞一些產品,在鋼鐵行業及礦業兩個方麵年盈利上萬億是很輕鬆的,如果全麵壟斷全球鋼鐵市場,盈利將達到一個更恐怖的程度。
這可以說是集團目前以來,產值最大的一個項目,而且相比農業來說,投入的資金更少,生產管理也更加方便。
同樣,隻要把這個拿下,就能再次堵上一個漏水的口子,讓民族財富減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