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投湖自盡(2 / 2)

不過這個想法和劉永安一說之後,這倒是把咱們的“小詩仙”劉永安給難住了。

在明朝的時候,別說是逛青樓喝花酒,就是和哪個姑娘好上了,想要花個錢納為小妾,這都不是一件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但是如果說你要想休掉現在的妻子,再另行娶一個妻子回來,那可真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劉永安就沒敢答應小紅的這個請求。

要不說人要是鑽牛角尖,就是十頭牛都拉不回來呢。

劉永安知道小紅是擔心做小妾受大夫人的氣,就答應小紅讓他那個有錢的老爹,在南京城再給他們倆買套院子,這樣就不用和劉永安的妻子一起生活,自然也就不用擔心會出現什麼意外。

但是一向對劉永安言聽計從的小紅,卻在這個事情上一步都不肯退讓,最後居然以死相要挾逼著劉永安,讓他在雅竹閣裏寫下休妻的文書。

結果劉永安當然不會滿足她這個願望的,畢竟在當時無故休妻是違反禮教的,而身為解元的劉永安還想著考取功名,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光宗耀祖呢,怎麼可能在自己的身上背上這樣的罵名。

愛情來的快,走的也很迅速!

小紅高估了自己在劉永安心中的地位,劉永安也低估了小紅的倔強,所以這件事情最終不了了之,而且直接導致劉永安再也沒有去過雅竹閣。

最讓小紅受不了的是,那些街頭巷尾的流言蜚語,說她是不顧身份想要攀高枝,野雞也想做鳳凰,反正是多難聽的話都有。

反而逛了青樓又拋棄了小紅的劉永安,成了人們心目之中的模範丈夫,到處傳揚劉永安不忘槽糠之妻,在美色麵前能夠收住心境,將來必是一個可塑之才,反正劉永安的名聲是越傳越好。

結果這件事情被縣令知曉之後,還把劉永安直接引薦給了他的老師,時任明朝刑部右侍郎的高攀龍高大人。

可以說劉永安拋棄小紅之後,不僅獲得了人人稱讚的名聲,還受到了當時江南地區的文人們的器重。

高攀龍對劉永安的才華很是賞識,直接把他留在身邊做了學生,劉永安攀到如此的高枝怎麼可能放棄,也就辭別了父母和妻子趕往京城了。

劉永安滿心歡喜的往京城走了,小紅卻隻能每天以淚洗麵,她開始反思自己之前的任性,慢慢的也就不再糾結做夫人還是小妾了,所以就托人送信給在京城的劉永安,希望劉永安能夠不忘前情,為她贖身並納為小妾。

春風得意的劉永安倒也不是一個薄情之人,很快就讓人從京城捎回書信,表示能夠接受小紅的這個提議,但是因為剛到京城尚未安置妥當,所以要到第二年的六月才能回到南京,到時候會和家裏說為小紅贖身的事情。

接到劉永安的書信之後,小紅也終於不再愁眉苦臉,她就耐心的等待著劉永安的歸來,而且這期間兩人也多有書信來往,往日的浪漫之情又再次回到二人中間。

但是第二年開春也就是三月之後,劉永安給小紅的書信卻少了很多,四月份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了音信,眼看著六月的約定時間快到了,劉永安卻沒有絲毫的音信,擔心情況有變的小紅又開始焦急起來。

當時的通信可不像現在,又是手機,又是電腦的,那個時候隻能看別人是不是順路,才能讓人代為捎信給對方,但是偏偏那段時間去京城的人很少,即便是有去京城的商人也都說見不到劉永安,回絕了小紅委托捎信的請求。

一直等到六月,小紅依然沒有等到劉永安的消息,心急如焚的她跑到劉永安的家裏,想要當麵問問劉永安的家人,是否知道劉永安要為她贖身的事情。

結果小紅趕到劉府的時候,卻發現早在兩個月前,劉家就已經變賣了這裏的房產,聽說是舉家前往京城投奔劉永安去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小紅猶如五雷轟頂,她傷心欲絕的來到了南京的莫愁湖,坐在湖邊的小紅整整哭了一天,最後懷揣著劉永安送她的鼻煙壺,也帶著對劉永安的怨恨投湖自盡了。

後來嘛,小紅的陰魂就依附在了那個鼻煙壺上,經曆了數百年的風風雨雨,小紅的陰魂隨著鼻煙壺輾轉易手,最後落在了本市企業家楊天河的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