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不斷搖頭,但還是保持微笑,但在外人看來隻是臨死前的微笑罷了。於是頭也不回地走進法院去。
第二天,新的報紙有條新聞寫道‘XX出版社預賠二十萬抄襲費給《時差》作者’。
市民們看著這條新聞,沒什麼特別的騷動,都在笑笑說:“唉,現在的出版社真是賤。”
然而過幾天後,約翰遜又準備上法庭了。原來道格斯不滿意第一次的賠償,於是再把出版社上告一次。這次跟上次一樣,又是一大班記者湧在一起。
新的新聞條幅“XX出版社再審預賠五十萬給《時差》作者。”
幾天後,道格斯又覺得不滿足,於是又把約翰遜告了上去。
這次新聞把這個事情放上了焦點關注裏麵,“XX出版社竟然預賠八十萬給《時差》作者。”
這下的新聞出來,市民開始討論起來,《時差》是什麼書呢?竟然討了三次,還賠那麼多,道格斯是誰啊?我們都沒聽過。市民心中多了一個問號。
但這件事還沒有結束,最後的審判來了。
幾天後,這次是新聞的頭條了,“《時差》作者獲得了一百萬抄襲費!”
這次,市民開始騷動了起來。這一連串的新聞,讓所有人的好奇心都展現了出來。人人都在討論道格斯,有的人說他是諾貝爾作家,隻是剛剛改名了。有的人說他《時差》這本書,是上帝的指引。什麼也有,幾乎把這本書捧上天了。
約翰遜坐在工作間裏,看著這些報紙,咖啡熱了,他慢慢的喝著,這時候,電話鈴響了。
“約翰遜,恭喜你,你被我解雇了。你讓我損失太多了,一百萬的賠償費啊,嗬嗬,你從今以後從我眼裏消失。”
聽著語氣,知道是老總打電話過來的。約翰遜怒氣冒了上來,握起了拳頭。但還是很溫和地說:“真對不起,讓了損失了那麼多。既然是這樣,你就給多我一天時間,讓我交代剩下的工作就離開吧。”
剛掛電話,敲門聲就響起了,進來的是秘書。
“經理,怎麼辦,我們公司的電話絡繹不絕地來,個個都要求購買《時差》這本書。”原來,廣大的群眾都衝去書店想買這本書,但都被出版社收購了,所以一本也沒有。
約翰遜放下咖啡,笑了笑,接住說:“你先去通知電台,說《時差》這本書明天去全球發行,再去拿來收購回來的書,用電腦把作者的名字改成‘道格斯’,最後再把價錢翻上兩倍。”
那天晚上,書店的門口,早早有人在排隊等候明天的書發行。市民們的好奇心達到了頂點,都在窺視在一個充滿陽光的書名,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呢?一百萬的賠償費啊!
第二天以後,書一發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被讀者們買空了,《時差》火了,道格斯火了,出版社也火了,不斷的在增添書籍,把價錢翻了幾番,即使別人不知道裏麵寫得好不好,但就衝著這個勢頭,都懵懵懂懂地來買書了。
那天晚上,老總打電話來,不斷的道歉,想換了個人似的。
老總一掛機,電話鈴又響了。
“是約翰遜嗎?我們這出鬧劇鬧得不錯吧?我的賠償費可是一百萬哦。”
“嗬嗬,道格斯,別說一百萬,就是一千萬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