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元靜道長(1 / 2)

楔子

九月的夜晚,夜風微涼,在深幽的山穀裏,靜的有些瘮人。然而,側耳傾聽,竟有人聲傳來。

“你,是鬼麼?”

少女臉上泛著不自然的潮紅,她身體稍斜倚著回廊的廊柱,話語中有著微微的氣喘。

她的目光所到之處——回廊的另一頭,側身站著一個銀發白衣的男子。在這靜謐的夜裏,顯得有些詭異。

他披散一頭的銀發,裸露在外的肌膚如白玉般通透,在月光下泛著瑩瑩的幽光,顯得毫無生機。聽到少女的話,他微微扭轉臉,一雙猶如黑曜石般的眼睛,似乎是看向她又似乎看向別處,他的目光深不可測,仿佛深潭一般一眼望不到底。

“你,看得到我?”

一、元靜道長

我叫幽幽,自我懂事開始,我便與師父元靜道長二人住在這所清源道觀,但我並不是一個出家人。

聽我的師父說我原本也算是個富家貴女,不過後來家中出現變故,家人找到所謂高人替我批命,高人說我命格帶煞,注定克親克友孤獨一生。爹娘聽說後便在高人指點之下向師父許以重金不遠萬裏將我送到這所偏僻道觀,願此幽靜之地能洗去我一身煞氣。師父順理成章的收留了我,並給我取名幽幽。

師父說他當時拒絕了我父母給的金銀,因為他壓根沒把那些錢財放在眼裏,隻是第一眼看到我就覺得和我有緣,一顆慈悲之心想要度化我。當小小年紀的我向他追問身世聽到這番話時,內心湧出一股深深的感動之情,我想即使被自己的生身父母所拋棄,起碼在這個世上還有一個僅憑一麵之緣便願收留我的師父。

我在心裏暗暗發誓,等我長大成人而師父垂垂老矣的時候我一定把他當作自己的親爹一樣好好孝敬奉養,雖然他現在就已經很老了。隻是年幼單純的我並沒有注意到師父說到那筆錢財時眼底流露的精光,所以當很多年過去以後,我本是在道觀後院除草,卻不小心挖到一批很可觀的財寶時,心靈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不過除此之外在我的記憶中,我們一直都是師慈徒孝,相處得和樂融融。

清源道觀地理位置極佳,依山傍水遠離塵囂,雖然頗有一番世外桃源的味道,但是擺在麵前卻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有人氣。沒有人就沒有香客,沒有香客就沒有生計,沒有生計我們師徒二人就得喝西北風。(隨著我漸漸長大,了解到世態炎涼,終於也漸漸理解了師父當初為何會收下那筆錢財。隻是讓我疑惑的是,在我印象中師父一直過著簡單樸素的生活,即使我們曾經一度捉襟見肘,他也從來沒有動用那筆錢財的跡象。那麼,他收集這麼多錢財到底所為何用?)

為了解決生計,師父經常會外出到鎮上化緣,在我還小的時候他通常也會帶上我,說是孤寡老人帶著黃口小兒更能激起旁人的憐惜之心。因為道觀裏隻有師父一個老頭和我,一方麵為了避嫌,一方麵是方便,我平時總是作男子打扮。加上師父不羈的性格,我經常是蓬頭垢麵,形容邋遢。但每逢去化緣,他都會特別將我收拾得整齊幹淨再帶我出去,見過幾次世麵後我曾很疑惑的問過他,穿的破爛一些不是更能體現我們生活艱苦讓人同情嗎?師父仿佛對我這個疑問相當嗤之以鼻,“我們出家人豈能同乞丐一般!”他說這話時臉上頗有一種清高自傲的氣節,倒是終於符合了他世外高人的形象。

事實證明,師父是高明的。一般富貴人家的門房見到那些肮髒乞丐都是一臉嫌惡,多數並不給予施舍便將人打發出去,有時候還難免討得一頓好打,而我們卻每次都能取得不俗的戰績。

最開始的時候我對師父的本事很是佩服,不過很快就司空見慣了。我總結了一下他化緣的方法也無外乎如是:如果見對方麵色紅潤眉目和順,他會說:老夫今早見東方日出之時紅霞萬裏,一時興起帶著小童追隨紅雲出行,到了此地便是紅雲最後消盡之處,又見施主麵泛紅光,此間定有喜事將近,想帶小童與此家主人賀個吉祥可否?通常對象都會喜聞樂見的將我們迎進屋內,到了主人跟前,師父更是口舌生花,滔滔不絕說上一番符合情境的吉祥話,讓主人十分受用,並會很樂意的給我們一筆不俗的打賞。

如果對方臉色黑青眉目糾結,他會說:老夫昨晚夜觀星象,見此方妖星詭亮,恐非吉兆。現施主印堂泛黑,似有隱憂在側,老夫願帶小童憑二人之力為君解憂。而神奇的是,對方多半確有煩憂之事,而師父本就仙風道骨氣質不凡,加之又一副高深莫測的表情,讓人不敢小覷。即使對方多少還是有些懷疑,但依然會態度恭敬的請我們入宅。經師父煞有介事的一番指點之後,主人便拋開了戒心,對他說的話十分篤信,打賞自是不在話下,甚至看向我們的目光還多了幾份虔誠。我沒讀過什麼書,不知道用三寸不爛之舌來形容他,到底恰當不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