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往事前塵(1 / 3)

國號“寧”,年號“沉域”,皇帝名喚寧岱。此時正當沉域十六年。

一般說來,皇帝選取的年號,多是表達宏圖或祥瑞之意。而寧岱以“沉域”這等陰沉消極的二字作年號,便不由得使人懷疑他是不是個瘋子。

按理說,皇帝中出現瘋子並不奇怪,畢竟坐上了那個能夠為所欲為的位子,誰都保不住會發瘋。

可是據傳聞,寧岱在登上皇位前便已成了瘋子。他不但親人皆亡,連愛妻都不肯見他而自盡。他的朋友,有的被殺,有的失蹤,最後也一個不剩了。

有這樣背景的人,能夠率領不足五萬人攻破十多萬人鎮守的京師夜鳶城,能夠開創威服四方、萬邦來朝的全新帝國,是毫不奇怪的。

當然,他當了皇帝後實行毫無人情味的鐵腕統治,也是毫不奇怪的。

後代史書記載:皇帝寧岱在即位後的前八年,忙於四處征戰,開疆拓土,此階段朝中武人地位崇重,文臣備受打壓。皇帝亦時常發瘋,殺人無因,隨意屠戮,朝臣無論地位高下,皆有性命之憂,是以平日戰戰兢兢,大氣不敢出一口,更無論爭權奪利。

到了沉域第九年,尚書令白遽嵐從江南綺繡城尋得一位方士,名叫周坤二,號稱能煉“長生無憂”丹,此丹不僅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還能使人忘卻一切煩惱。於是白遽嵐便將他進獻給了寧岱。

寧岱得之並不動容,隻是說:“世道艱難,何必長生。苟能無憂,便勝其他。”

這樣到現在為止,方士周坤二已為皇帝寧岱煉丹八年。這八年中,從第一年開始,寧岱就停止了一切戰事,並漸漸久居深宮不出,無人知曉他每日所做何事,無辜枉死的人也越來越少。

於是朝政便掌握在了宰相尚書令白遽嵐手中,文臣們也都揚眉吐氣,基本恢複了寧岱登基前眾人勾心鬥角、你來我往的熱鬧局麵。

而武臣則越發不滿。戰事越少,他們立功受賞的機會也就越少,在朝中的地位更是一日不如一日。這對全家皆依靠軍餉和賞賜過活的將士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

文臣的首領是尚書令白遽嵐,武臣的首領就是神武軍指揮使李文珍了。

神武軍是前代“尹”朝便已創立的禁軍,專門保衛京城夜鳶城。在當年寧岱率領外鎮軍隊猛攻夜鳶城時,神武軍十四萬人舉旗投降,此後受盡譏笑,更有某位詩人寫道:“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

往往被人們忽略的是,戰前尹朝那些口口聲聲與京師共存亡的文臣們也都集體投降了寧岱,沒有一個為君王殉難的。相較於指責神武軍“怯懦如鼠”,他們稱自己的投降行為是“棄暗投明”。

也有人說,禁軍的職責便是保衛京城和皇帝,力戰而死是其本分,而文臣們手無縛雞之力,與軍人進行武力對抗無異於以卵擊石,變節投敵也是無奈之舉。

不管此言對錯,從中至少可以看出,人們在評斷別人的生死時,總是道德至上,而涉及自己的行為時,又是能力當頭。

寧岱對待這些前朝的大臣和軍隊有自己的辦法。他命他們仍任原職,然後一邊率領那十四萬神武軍南征北戰,使他們搏命於沙場,一邊在朝中實行前麵所提到的恐怖統治,不斷屠滅偶有小過甚至無過的文臣。

奇怪的是,這些人竟然沒有一個要逃跑或是要辭官的。對神武軍來說,逃跑先不說軍紀問題,首先他在夜鳶城中的全家老小就沒有了經濟來源,隻能餓死;對文臣們來說,辭官後可以去做一富家翁,但在這個沒有安全感的社會,一無所有的窮光蛋都在時時被壓榨著體力,有錢人就更像是一塊待宰的肥肉。唯有成為統治階級,才能過幾天安穩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