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舊車與買賣新車有著很大的差別。新車基本是固定價格,市場浮動價格差也很小,同型號的車,質量基本上是相同的,可當你進行舊汽車交易時就比較複雜了。因此,選擇二手車時,除必須查明來源、手續外,務必要嚴格檢查其質量。在經銷商花樣繁多的翻新手段麵前,普通消費者確實很難識別問題二手車。但是,掌握一定的挑選程序和技巧,還是能夠避免陷入“事故車陷阱”。
⒈身份證號碼要確定。在買車的時候,對車主的身份證、車輛原始發貨票、車輛購置附加費(稅)證明、機動車行駛證、養路費證明、年檢證明及保險單等都要仔細看好沒有問題才行。如果證照不全,買車後在辦理相關手續時就會苦惱繁多。這方麵前車之鑒不少,千萬要仔細。而發動機號、車架號更要核對好,這樣才能決定車輛的身份,不會被糊弄。
2.對整車進行審查。通過仔細看車身和清洗車內部,可以車輛的保養狀況得出一個總體的看法。認真查看汽車保養記錄,了解汽車零件是否得到了及時的更換。要求提供技術檢測報告,看一看汽車是否發生過事故,動力機械部分是否有過大修。
3.進行行駛試驗。這樣就可以看出製動裝置是否靈敏,轉向裝置是否靈活,汽車在行駛中是否左右搖擺。要求賣主提供汽車行駛裏程證明。通過查看裏程表,可以使你在今後不致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煩。
4.查看車身外觀。主要查看以下部分:左右大燈罩、轉向燈罩、霧燈罩新舊程度、顏色是否一致,車身是否有噴過漆的痕跡。如果是整車噴過漆,應查看車門、車窗鑲條、排氣管、輪轂是否有噴過漆的痕跡,特別是打開發動機蓋後查看。發動機蓋內、發動機兩側漆的顏色與車身漆色是否一致,如果嚴重碰撞過並同時更換過前臉、大燈罩、轉向燈等,說明此車碰撞較為嚴重。
5.檢查車身底盤。查看車底是否有嚴重被刮的痕跡,查看減震器是否更換過或有漏油現象。按下汽車的每一角檢查減震器,鬆手後跳動後不多於兩次,說明該車減震器性能良好。
6.查看車身內部。查看水箱周圍是否鏽蝕或泄漏;查看是否過少、過髒、有水或泄漏;查看蓄電池電解液是否虧少、泄露或接線樁腐蝕;查看空氣濾清器是否肮髒;查看高壓線有無燒損、老化;查看火花塞積炭是否過多;查看專用修車工具是否齊全。
7.重點觀察焊接點。要確保車門、頭、尾與車身之間的接縫平滑。如果主要的接縫處縫隙大小不一,線條彎曲,裝飾條脫落或缺失,證明該車是事故車,經過整修或大修。有些翻修水平較高,普通人看不出是否是原廠焊接或翻新的,這時應請懂行的人來幫忙看看。
8.不要相信裏程表。為了賣更高的價錢,把8萬公裏數的車調到3萬公裏是車商們常用的伎倆。其實汽車裏程隻是判斷車況的一個標準,而真實的車況通過檢查發動機等部分都能了解到,裏程表顯示的數字並不是汽車價格的決定因素。因此大家也就不要太把公裏數放在心上了。
9.查看發動機。汽車重要的性能主要還是看引擎蓋下麵的東西,發動機工作是否正常,各油管、水管、線路是否老化,有無漏油漏水痕跡。不要以為裏麵幹幹淨淨就沒有問題,越幹淨的車“心”越可能是經過人工清理的。這些部位隻要仔細檢查,普通人也能看出問題。如果發動機起動困難、噪聲大、怠速不穩、尾氣冒黑煙,說明發動機質量差。
10.檢查行駛情況。對以上各個部位檢查之後,還應對舊車動力性、製動性、舒適性、平順性進行檢查。如有無製動、有無跑偏、單邊製動和製動遲滯等現象;轉向控製可靠,無阻滯、鬆動及方向不正常震動、噪聲等;離合器、手動變速器應能迅速平衡離合換檔,無震動、掉檔、亂檔、掛不進檔位等現象;差速器無噪聲或撞擊聲;傳動軸和萬向節轉動平穩,無震顫現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