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你有好的理財習慣嗎?通貨膨脹了,怎樣才能保值?怎樣籌措子女的教育經費?養老的錢從哪裏來?光靠薪水,這些問題隻會讓你越來越傷透腦筋!會賺錢是好事,會理財是大事。一生中無數的財務問題,要怎樣通過理財,才能讓你無後顧無憂?

卡耐基曾明確地指出:“人類的百分之七十的煩惱都跟金錢有關,而人們在處理金錢時,卻往往意外地盲目。”錢少的時候,你可能會抱怨無財可理;錢多的時候,你又覺得沒有時間去理財。有錢、無錢、錢多、錢少,都成了忽視理財的借口。理財並不是富人的專利。你的收入本來就勉強維持生計,除去開支所剩無幾,似乎無財可理,可是你可能忽略了一個重要方麵,就是理財不但要開源,也要節流,錢少的人更需要合理地安排和規劃自己的支出,花好每一塊錢,增加自己的投資知識,盡量獲得高回報率,使自己的財富增值。實際上,理財是一個觀念問題,是一種生活態度。任何財富都是經過日積月累獲得的,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學會理財,不在乎錢的多少,而是理財這個過程,理財合理可以節約財富,同時帶來收益和快樂,還有掌控生活的成就感。目前的世界首富巴菲特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理財教育,養成了良好的理財習慣。他從6歲就開始儲蓄,雖然每月隻存30塊,但到13歲時,就積攢了3000塊,買了人生的第一隻股票,並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月月儲蓄,年年投資,十年如一日。結果在85歲時成為比微軟的比爾·蓋茨還有錢的人。巴菲特的經曆告訴我們:隻要學會理財,隻要堅持投資,就有可能成為富翁。

我國居民個人理財意識的加強和個人理財活動的開展,必然帶來對相關指導書籍的需求。本書正是為滿足那些已經或正在進入個人理財領域、但對相關理論和實踐知識不甚了解的廣大理財者的需求而編寫的。本書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內容豐富。與市麵上常見的隻講一種投資理財工具的書籍不同,本書介紹了很多理財內容,不僅包括個人常用的多種投資理財方式,諸如儲蓄、基金、保險,房產以及收藏等理財工具,還涵蓋了理財理念、基本知識、開源、節流、投資、消費等方麵的內容,並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人群提出了不同的理財方案。本書容量較大,而且又自成體係。

第二,簡明易懂。本書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投資者一些基本的知識,教會他們如何操作這些理財工具來獲利並享受由此帶來的快樂,融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

第三,可操作性強。本書的寫作目的是給那些初涉投資理財領域的投資者提供一個操作指南,因此我們更多地從可操作性方麵來考慮和安排。那些初涉投資理財領域的投資者通過閱讀本書,既可以獲得投資理財的知識,更可以獲得直接參與投資實踐的操作指導。

總而言之,這是一本係統、全麵地介紹投資理財的書,內容簡明易懂、實用性強,是普通大眾的投資寶典和最佳的理財參考書。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借鑒了大量的資料,得到了眾多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由於投資理財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書,加之編者的水平有限,本書肯定還存在不少缺陷,希望廣大讀者和有關專家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