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當棵溪邊最好的小樹。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棵大樹,那就當一叢小灌木;
如果你不能成為一叢小灌木,那就當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隻麝香鹿,那就當尾小鱸魚;
——但要當湖裏最活潑的小鱸魚。
我們不能全是船長,必須有人去當水手。
這裏有許多事讓我們去做,有大事,有小事,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
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
決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
——而在於做一個最好的你!
愛默生也在他的散文《自恃》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每個男孩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都隻會有一段時間確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隻會毀了自己;每個男孩的好壞都是自身一部分,與別人無關;縱使宇宙充滿了美好的東西,但如果不努力,你什麼也得不到;你內在的力量是獨一無二的,隻有你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但除非你真的去做,否則連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做什麼。
沒有主見,失去自己的本色,永遠都無法做最好的自己。
懂得選擇自己的人生
所謂“不在一棵樹上吊死”,即不必認死理,隻要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男孩隻有懂得選擇自己的人生,才能把自己的精彩演繹得淋漓盡致。
英國著名詩人濟慈本來是學醫的,後來他發現自己有寫詩的才能,就當機立斷,放棄了醫學,把自己的整個生命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他雖然隻活了二十幾歲,但他為人類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
馬克思年輕時曾想做個詩人,也曾經努力寫過一些詩歌(後來他自稱是胡鬧的東西),但他很快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興趣並不在這裏,便毅然放棄做個詩人的夢想,轉到社會科研上麵去了。
如果他們兩個人都不認識自己,沒有找準自己的位置,那麼英國至多不過增加了一位庸醫,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也肯定要失去一顆耀眼的明星。
伽利略是被迫去學醫的。在他被迫學習解剖學和生理學的時候,他偷偷地研究複雜的數學問題。當他從比薩教堂的鍾擺發現鍾擺原理的時候隻有18歲。
羅大佑的《童年》、《戀曲1990》等經典歌曲影響和感動了一代人。羅大佑起初是學醫的,後來他發覺自己對音樂情有獨鍾,所以他棄醫從樂,他的選擇是對的。
俄羅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奧多爾夏賓19歲的時候,來到喀山市的劇院經理處,他準備加入合唱隊。但他正處在變音階段,結果沒被錄取。過了七年,他已成了著名歌唱家。一次他認識了高爾基,向他談了自己青年時代的遭遇。高爾基聽了,出乎意料地笑了,原來就在那個時候,他也想成為該劇院的一名合唱演員並被選中了,不過很快他就明白,他根本沒有唱歌的天賦,於是退出了合唱隊。
離斯特拉福德鎮不遠有一座貴族宅邸,主人是托馬斯·路希爵士。有一天,剛二十出頭的莎士比亞夥同鎮上幾名好事之徒,溜進爵士的花園,開槍打死了一頭鹿。結果莎士比亞被當場抓住,在管家的房間裏被囚禁了一夜。莎士比亞在這一晝夜間受盡汙辱,他被釋放後便寫了一首尖刻的諷刺詩,貼在爵士的花園的門上。這下子惹得爵士火冒三丈,揚言要訴諸法律嚴懲那個寫歪詩的偷鹿賊。於是莎士比亞在家鄉呆不下去了,隻好走上去倫敦的途程。
正如作家華盛頓·歐文所說:“從此斯特拉福德鎮失去了一個手藝不高的梳羊毛的人,而全世界卻獲得了一位不朽的詩人。”
不做書呆子
真理是不辯不明的。一個男孩獨立思索,發現問題,敢於與老師爭論,不僅無損於老師的尊嚴和聲譽,反而會讓老師對敢於與自己爭論的學生刮目相看。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出生在富裕家庭,從小就受到了貴族生活的熏陶。他的言談舉止溫文爾雅,接人待物禮貌周全,上學時照樣穿著華麗光鮮的衣服。
亞裏士多德的老師柏拉圖對這些很反感,對他說:“一個追求真理的青年人不應該過分地打扮自己。”
亞裏士多德回複老師說:“糟糕的服飾不能給自己良好的心情。”
柏拉圖聽後覺得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責備他了。
柏拉圖是一個非常重視數學的人,他認為數學能把人的心靈帶向真理,並且還能把人的思想境界提高到哲學的高度。於是,他在學院大門上刻著一行大字:“不懂幾何者不得入內。”同學們都知道這個觀點是老師提出來的,就經常跟隨老師一起高喊這個口號。但是,亞裏士多德卻不讚同老師的這個觀點。對此,他們師生二人常常產生抵牾。此外,在很多學術問題上,亞裏士多德又經常堅持自己獨立的見解,在與其他同學討論過程中不時批駁柏拉圖的理論。他在學院裏還敢經常與柏拉圖當麵爭論,甚至有時候把老師問得都答不上來。
一些同學認為,亞裏士多德竟敢讓老師下不了台,太傷老師的麵子了。於是,他們就對亞裏士多德非常不滿。有一次大家責備他不尊重老師,亞裏士多德卻並不買賬,他認為自己與老師爭辯沒有錯,他對責備他的同學說:“我愛老師,但我更愛真理。”亞裏士多德堅持己見,絲毫不肯認錯,其他同學也就無可奈何。
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柏拉圖,想知道他的看法。柏拉圖淡然一笑說:“我的學院可分成兩部分:一般學生構成它的軀體,亞裏士多德構成它的頭腦。”其實,柏拉圖壓根兒就沒有因為亞裏士多德敢與自己爭辯而厭棄他。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知道柏拉圖對亞裏士多德的評價了。
亞裏士多德善於思考,敢於爭辯,最後終於成為大哲學家,被人譽為“哲學之王”。他創立的形式邏輯學,對後來的科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說過的“貧窮是罪惡的母親”和“忽視教育的國家必然要滅亡”等許多話今天仍然被人當作名言。
男孩子要勇於擔當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父親——男人的作用是由他的責任心決定的。能夠負責任、盡義務的父親是真正的男人。”在民族危急時刻,挺身而出,勇於擔當,方顯男子漢的英雄氣概。
華盛頓出生於弗吉尼亞州,雖然父親是大莊園主,但在他11歲時父親就去世了。華盛頓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勤奮好學,而且養成了嚴謹紮實的作風。華盛頓20歲那年,哥哥勞倫斯因病去世,華盛頓便挑起了全家的重擔,成了弗農山莊的主人。
1775年4月19日,華盛頓在草地上宴請賓客,忽然傳來一個消息:駐守新英格蘭的英軍出動一千七百多人,襲擊了當地民兵在波士頓的秘密軍火庫。當地人民自發地拿起武器阻截,歸途中又屢遭伏擊,死傷四十多人。這是殖民地對宗主國進行公開起義的信號。
華盛頓聽到這一消息,當即對大家說:“這是可悲的選擇。但是,我們非進行抵抗不可。一個正直的人在選擇自己道路的時候,難道還能有什麼猶豫嗎?”
這個事件的起因是,當時北美有13個英屬殖民地,雖有自己的政府機構,但都屬宗主國管轄。隨著經濟的發展,英國把殖民地作為擴大稅收的肥肉。1765年,英國又頒布了《印花稅法》,規定:報刊、法律證件、商業單據和各種印刷品都須交付印花稅。此舉引起了人民的極大不滿,群眾甚至闖入稅務機關,趕走稅吏,焚燒稅票。有的地方稅吏被塗上柏油,粘上羽毛,遊街示眾。
1774年9月5日,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費城舉行了第一屆殖民地大陸會議。華盛頓是代表之一。會議決定以和平方式向英王抗爭,並擬就了呈交英王的請願書。然而,英王並不想妥協。
麵對嚴峻的形勢,美國革命元老之一亞當斯,在第二次大陸會議上慷慨陳詞:“先生們,現在已經到了萬分危急的時刻……因此我建議組織大陸軍,由一位將領統率。我認為,隻有一人可以擔此重任,此人就在我們中間,他來自弗吉尼亞,具有卓越的軍事才幹和優秀品德,他一定能把各殖民地團結起來。我堅信,他能勝過我們任何人!”
亞當斯雖然沒有點名,但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華盛頓。他當時坐在靠門的地方,一聽到亞當斯的話,便悄悄溜出門去,結果大家看到的是一張空椅子。
大敵當前,臨危不懼,華盛頓毅然接受了總司令的職務。他來不及回弗農山莊同妻子告別,第二天便匆匆奔赴前線。
華盛頓挑起了總司令的擔子,但馬上發現自己是光杆司令,根本就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他對自己的秘書米夫林上校訴苦說:“人們對我抱有很大期望,可是我們沒有人、沒有兵、沒有武器……更令人痛心的是,我又不能向世人求援。如果我公開表白我們缺這少那,不就等於暴露我方弱點而助長敵人氣焰嗎?我的良心和一個軍人的道德告訴我,不能這樣做,我隻有自食其果。”
雖然,由當地民兵組成的軍隊缺乏訓練,部隊的裝備也跟不上,在戰鬥中,華盛頓表現出了堅毅果敢、不畏風險的軍人氣質。盡管他打了不少敗仗,但屢敗屢戰,越打越強。他同時還要對付來自大陸會議內部一些人的暗算,為此他吃盡了苦頭。
經過6年英勇奮戰,殖民地人民軍迫使英國侵略軍於1781年10月投降。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同意美國獨立。華盛頓被一致推選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正是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美國民眾認識了這樣一位敢於擔當、不怕艱險、百折不撓、冷靜持重和寬宏大度的偉人。
當機立斷成大事
俗話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很多男孩因為瞻前顧後,錯失了機會,悔恨莫及。機遇都有這樣的特點,它是突然地來臨,又會像電光火花一樣稍縱即逝。要想抓住機會,男孩就必須當機立斷做出大膽的抉擇。
早年,安德魯·卡耐基的父親失業後,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定居匹茲堡時,他們的生活幾乎到了斷炊的地步。卡耐基因為家裏窮困,年少體弱,一直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便到一家工廠當了一名雜工。
後來,卡耐基看準當時新興的電報行業有前途,毅然轉入電報業,他全然不顧地去冒險當了一名電報投遞員。卡耐基一有空閑就向技術人員請教,終於掌握了電報通信技術。不久,匹茲堡電報局招聘電報技術員。由於當時缺乏電報專業人才,卡耐基一申請就獲聘,沒多久便被聘任為正式技師。
在工作中,卡耐基認識了一家鐵路公司匹茲堡管區內的負責人史穀特。在史穀特的勸說下,卡耐基轉到鐵路公司任職,周薪35美元。在當時這是一份令人羨慕的高薪工作,對一個19歲的青年來說,有這份薪水已經足夠他一家人過上充裕的生活了。在他任職的第六年,年僅24歲的卡耐基被提升為匹茲堡管區的總負責人,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高峰。
然而,製造鐵軌才是卡耐基躋身於富翁行列的關鍵之舉,雖然這一計劃的腹稿在他胸中已經醞釀了許久,而他做出創業的決定,是在與史穀特不到10分鍾的談話之後。
有一天,上司史穀特把卡耐基叫到辦公室,很高興地告訴他:“安德魯,恭喜你!”
卡耐基疑惑地問:“有什麼好事?”
“我已經跟董事會談妥了,升你做副總經理,當我的副手。”史穀特說。
“我怕自己能力不夠,擔當不了這個重任。”卡耐基想找到一個借口,把這件事擋回去。
史穀特帶點得意的口吻說:“安德魯,正因為你的工作能力很強,我才選中你。也許你自己不知道你有多大能力,但我知道,等我退休之後,我相信,總經理的職位非你莫屬。”
卡耐基由衷地說:“謝謝您!可是,我仍然有點不明白,我們這條鐵路線上已有兩位副總經理了,為什麼要再加一位呢?”
“喔,也難怪你這樣問。”史穀特笑著說。“我們的董事會決議,馬上要建一條新鐵路線,把匹茲堡與得克薩斯州的石油中心區連貫起來。”
卡耐基恍然大悟,隨即問:“原來我們要建築新的鐵路,什麼時候動工?”
“當然還要一段時間了。”史穀特沉思著說。“我擔心一旦開工之後,材料供應不足。如果工程停停做做的話,就要多花費很多錢。我最擔心的就是鐵軌,按照現在的情形,生產廠商隻供應我們一家還可以,但據我所知,已有好幾個地方要建設新鐵路,鐵軌的需求量一定很大,這是個重要問題。”
史穀特說:“你不必再考慮了。這是個前景遠大的事業,請你相信我,以你的才能,你在鐵路事業上的成就將來一定能超過我。”
卡耐基誠懇地回答道:“對不起!我現在不能接受您的提議,讓我再考慮幾天吧?”
“好吧。”史穀特用看陌生人的眼神打量他一會兒,說道:“我不知道你腦子裏想的是什麼,我第一次發覺我並沒有真正地了解你。你知道,我對你的期望很大。”
“讓您失望我很抱歉!”卡耐基感到有點內疚,下意識地搓著手說:“但我沒有絲毫惡意。”
“我知道。”史穀特撫弄著煙鬥,沉默了一小會兒說:“你準備什麼時候答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