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第四輯(1 / 3)

男孩子就要有激情你就是最偉大的奇跡!男孩子,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就是自然界最偉大的奇跡,從開天辟地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男孩與你完全一樣,將來也不可能再有一個完全和你一樣的男孩。我們應該為這一點而慶幸,應該利用上天賦予我們的一切。歸根結底,每個男孩的目標都與自己的實際潛能有關,我們應該唱自己的歌,畫自己的畫……

超越“不可能”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有可能遇到困難。如果想著凡事不可能,那麼真的就變成了不可能,以致寸步難行。一個男孩在麵對困難和挫折時,最需要的往往隻要一點勇氣。正如林肯所說:“隻要下定決心,就能心想事成。大多數人都能夠做到這樣。”

“在美國曆史和人類曆史上,林肯必將與華盛頓齊名。”其實,這兩位美國偉人有著非常不同的性格。如果說華盛頓的標記是他的高尚品德的話,那麼,林肯的標記就是他那無與倫比的人道主義精神。

林肯因為廢除奴隸製而永垂青史。其實,在林肯之前,前兩屆美國總統都想廢除奴隸製,在他們的任期內,也已擬就了《解放黑奴宣言》。可是,他們都沒有拿起筆簽署它。他們是否要把這一偉業留給林肯去成就英名呢?

當年,曾經有一位叫馬維爾的法國記者就此采訪林肯。林肯回答說:“可能有這個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馬維爾還沒有來得及繼續問下去,林肯就出發了。這個記者當時沒有明白林肯說那句話的含義。後來,他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了答案。林肯在信中談到他幼年時的一件事,他寫道:

“我父親在西雅圖有一處農場,地麵上有許多石頭。正因為如此,父親才得以用較低的價格買了下來。有一天,母親建議把這些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原來的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呢。有一年,父親去城裏買馬,母親帶著我們在農場裏幹活。母親對我們說,你們把那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吧!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的石頭。沒過多久,我們就把石頭給弄走了,因為這些石頭並不是我父親想象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隻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晃動它們。”

林肯在信的末尾說,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隻是因為他們認為不可能。其實,有許多不可能,隻存在於人的想象之中。

隻要敢於試試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男孩都渴望一展才華的機會,早日找到人生的夢想舞台,然而,當機會來臨的時候,又常常會顧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猶豫不決,躊躇不前,以至於錯失了一個又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最終落得一連串的遺憾。有時候,可能你什麼都不缺,唯獨缺少大聲說一句“讓我試試”的勇氣!

19世紀末的一天,倫敦的一個遊戲場內正在進行著一場演出。突然,台上的演員剛唱兩句就唱不出來了,台下亂得一塌糊塗。

許多觀眾一哄而起,嚷嚷著要退票。劇場老板一看勢頭不好,隻好找人救場,誰知找了一圈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這時,一個5歲的小男孩兒站了出來。

“老板,讓我試試,行嗎?”

老板看著小家夥自信的眼神,便同意讓他試一試。結果,他在台上又唱又跳,把觀眾逗得特別高興,歌唱了一半,好多觀眾便向台上扔硬幣。小家夥一邊滑稽地撿起錢,一邊唱得更起勁兒了。在觀眾的歡呼聲中,他一下子唱了好幾首歌。

又過了幾年,法國著名的醜角明星馬塞林來到一個兒童劇團和大家同台演出。當時,馬塞林的節目中需要一個演員演一隻貓,由於馬塞林的名氣太大,許多優秀的演員都不敢接受這個角色,還是那個小男孩自告奮勇地站了出來,大家都為他捏了一把汗,誰知他和馬塞林配合得非常默契。

這個小男孩,不是別人,就是後來名揚四海的幽默藝術大師——卓別林!

把握機會,速戰速決

猶豫不決,是效率的敵人,也是成功的障礙。在患得患失之後你會發現機會已經溜走了,那麼再埋怨和懊惱又有什麼用呢?有勇氣、有智慧、有膽略的男孩是不會猶豫不決的,他懂得把握機會、速戰速決。隻有牢牢把握住效率的先機,才會與成功越來越接近。

1944年,英美聯軍在艾森豪威爾的指揮下正準備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諾曼底登陸,展開對德戰爭的另一個階段。

這次的登陸事關重大,英國和美國合作無間,為這場戰役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他們準備好一切、蓄勢待發之時,英吉利海峽卻突然風雲變色、巨浪滔天,數千艘船艦隻好退回海灣,等待海上恢複平靜再說。

這麼一等,足足等了四天之久。天空像是被閃電劈開了一條裂縫,傾盆大雨連綿不絕,數十萬名軍人被困在岸上,進退兩難。他們每日所消耗的經費、物資,實在大得驚人。

正當艾森豪威爾總司令愁眉不展時,氣象專家送來了最新的預報:天氣即將好轉,狂風暴雨將在三個小時後停止。

艾森豪威爾明白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可以攻敵人於不備。隻是這當中也暗藏危機,萬一氣候不如預報中這麼快好轉,那可能就要全軍覆沒了。

艾森豪威爾經過了慎重的思考之後,在日誌中寫下:“我決定在此時此地發動進攻,是根據所得到最好的情報做出的決定……如果事後有人譴責這次的行動或追究責任,那麼,一切責任均由我一人承擔。”然後,他斬釘截鐵地向海、陸、空三軍下達了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命令。

傾盆大雨果然在三個小時後停止,海上恢複一片風平浪靜,艾森豪威爾率領的英美聯軍終於順利地登陸諾曼底。

敢於嚐試的態度很重要

敢於嚐試的態度對於成功的男孩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態度雖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卻可以設法改變你的態度。在你前進路途中的每一步,你都負有一定的責任,因此,一定要控製自己的態度,始終堅持嚐試!

安利是一家知名的消費品製造商,擁有一個超過100萬名獨立分銷商的全球直銷網絡。它所販售的產品超過4300種,其中包括安利自己的商品以及其他品牌的商品,完全通過上門推銷和郵購的方式銷售,年營業額以數十億美元計。安利的標語就是:“我們送出的產品是最好的!”

安利公司是由狄韋斯和他從小結識並成為終身事業夥伴的傑文·安笛兒共同開創的,它的行銷網遍布北美、亞洲及歐洲。全球的員工人數超過萬人。但在安利誕生前,狄韋斯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與積極、樂觀、勇於嚐試的人結交的重要性。

狄韋斯在讀高中時,遇到了他後來的搭檔傑文·安笛兒,他是一個與狄韋斯有著相同夢想、希望和目標的青年。他們一起計劃創造自己的事業。20世紀50年代末期,他們在車庫裏開始了一項新事業,它後來即演變為現在的安利。

狄韋斯認為,那些夢想擁有自己事業的人,往往隻看重管理事業,而非建立事業。依他的看法,大多數公司之所以會垮,是因為創立的人想要成為這家公司的經營者。狄韋斯說:“當某人辛苦建立起的事業稍有成長時,他就開始花許多時間去阻止它的成長。自此他即陷入一個怪罪的階段,他怪罪每個人,就是忘了檢討自己。”

把雞蛋立起來

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男孩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夢想,但是最終隻有很少的男孩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究其原因,隻不過是那些男孩到老的時候還在幻想,卻從來沒有動手做過!

哥倫布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之一,為了橫越大西洋,他籌劃了18年。其間,他受盡別人的嘲笑和奚落,被認為是愚蠢的夢想家,並且幾乎沒有人相信他能橫越大西洋而有所激動人心的新發現。

經過無數次辯論和遊說,他的真誠和信念最後感動了西班牙國王和王後,他們給了哥倫布遠航的船隻。哥倫布成功地渡過了大西洋,並發現了美洲大陸。當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時,他發現新大陸的消息不脛而走,舉國上下一片歡騰,人們對他充滿了崇敬之情,國王和王後也在宮廷裏宴請他,並異常興奮地聽哥倫布講述他在航海過程中遇到的奇聞軼事。

哥倫布的成功和榮耀引起了很多人的妒忌。“這位哥倫布是何方神聖?他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他們說,“他不就是一個貧窮而喜歡做白日夢的窮舵手嗎?別的航船者誰不能像他一樣橫渡大西洋呢?”

一位西班牙貴族為了向哥倫布表示欽佩之情,就在家中宴請哥倫布。席間有幾位狂妄自大的陪客,他們對哥倫布頗有點不屑之意。

“你在大洋彼岸偶然發現了幾塊陸地,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呢?”他們向哥倫布發難說,“我們真搞不懂,這麼一點小事又有什麼值得說的呢?誰都可以橫渡大西洋,誰都能發現那些上帝安放在那兒的大陸,這是最簡單的事情了。”

哥倫布默然無語,等到他們說完話後,他從盤子早拿出來一個雞蛋,然後說:“在座的諸位有誰能把這顆雞蛋立起來呢?”

在座的每一個人都嚐試著把雞蛋立起來,而雞蛋卻一個勁地打轉,老是立不起來,最後大家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時,哥倫布順手拿起那個雞蛋,把雞蛋稍尖的一端往桌沿上輕輕一磕,磕破了一點蛋殼。如此一來,雞蛋就毫不費勁地立了起來。

哥倫布表情嚴肅地說:“各位,你們都說這件事情不可能辦到,可還有比這更容易的事情嗎?這是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等到你們知道應該怎麼做之後——誰都能做到的。”

積極的無限力量

很多的時候,你相信能,你就能。困難大多數都是自己想象出來的。男孩你沒有去做,怎麼能知道前方的路是什麼?懷著積極的心態,前方就是一片坦途。

拿破侖·希爾的小兒子在出生時,就沒有雙耳。也就是說,這個小孩子,終生將無法聽到聲音,因而也無法學習說話。而在70年前的美國社會,這樣的小孩長大後,唯一的出路,就是成為乞丐,在路邊仰賴別人的施舍。

拿破侖·希爾的太太為了這個孩子,終日淚流不斷。但鑽研成功學的拿破侖·希爾卻不願放棄,從嬰兒在繈褓中開始,拿破侖·希爾便每夜在兒子的雙耳位置(因為他沒有耳朵)不斷地激勵他,告訴這個孩子,他是最棒的、是宇宙當中獨一無二的。不管這個孩子是否能夠聽得見,拿破侖·希爾還是不斷地對這孩子輸入正麵積極的信念與信息。

到了孩子3歲時,有一次,拿破侖·希爾無意間發現,孩子喜歡用他的牙齒輕輕咬著留聲機的邊緣,同時臉上露出極為陶醉投入的表情。拿破侖·希爾終於獲得證據,這孩子可以借耳骨傳遞聲音的方式,來聽外界的聲音。也就是說,拿破侖·希爾不斷在他耳骨旁輸入的那些正麵的信息,能夠有效地讓他聽到。

從此以後,拿破侖·希爾要求全家人,不要再將這個孩子當作殘障者看待,而是用一切對待正常人的態度來與他相處。連這個孩子上小學時,拿破侖·希爾也獨排眾議,不讓他進入特殊教育班級,堅持讓他與一般的小朋友共同學習。

雖然拿破侖·希爾的一意孤行,的確造成了這個孩子在學習上的極大困難。但拿破侖·希爾用他的耐心克服了孩子學習上的障礙,他每天用加倍的時間,來幫助孩子複習功課。終於使得孩子順利地升上大學。

在大學中的歲月,是孩子一生中的最大轉折點。一次試戴新型助聽器,使這個孩子第一次聽到清楚的聲音。再加上父親拿破侖·希爾從小到大不斷地鼓勵,這個孩子便勇敢地去找生產助聽器的廠商,要求與其合作並改良助聽器的品質,並且這孩子成為那家助聽器廠商的代理人,從而幫助無數失聰的人們得到了重新獲得聆聽的能力。

心靈的防火牆

內心深處的這道防火牆,是挫折和打擊後,不泯人生的輝煌的信心和鬥誌,更是對人生無常的一種參透和領悟。看來,每個男孩都要時刻升級自己的“心靈防火牆”,才能在人生中時刻抵禦“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