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童言驚四座 琴聲攝一心 (11)(1 / 2)

謝安與桓衝二人交談飲罷,便來往東院中廳。此時王羲之已經見到郗夫人。他與諸位名士用過午飯,便徑自往東院中來。他自出遊之後,便有許多日子未曾見麵。此刻夫妻二人見麵,自然是有幾番言語要相互存問。

郗夫人閨名郗璿,是東晉功臣郗鑒的長女,當年嫁與王羲之還有一段淵源佳話。當年,郗鑒與丞相王導交好,王導執掌朝廷中樞,郗鑒鎮守京口,二人一內一外互相倚助。郗鑒派遣門生攜書前往建康,行擇婿之事。王導便讓郗鑒所派門生前往東廂觀察選取。王羲之是王導的侄子,當時與同族兄弟住於王導之宅。聽聞擇婿之事,王家子侄都忙著整理衣冠,慎重待之,唯有王羲之坦腹東床,口吃胡餅,完全不將擇婿之事置於心上。沒想到門生回到京口,將所見一一上報之後,郗鑒唯獨看重了坦然不拘的王羲之,便將長女嫁與了王羲之,二人結成伉儷。婚後,二人情深篤厚。

王羲之以書法聞名江左,郗夫人的書法卻也不差。郗家素有儒門經學底蘊,更是書法世家。郗鑒雖為流民帥,以武功任京口重鎮之職,卻是一名書法家,尤善草書。其子郗愔善草書、隸書和楷書,其子郗曇善草書和楷書。郗愔與郗曇稱呼姐姐郗璿為“女中筆仙”,其形神兼具的書法含有將門之女的風質。夫妻二人常切磋書法,詩詞吟詠,日子過得詩情畫意。夫妻二人共育有七子一女,然長子王玄之婚後不久便卒去,故剩六子一女。諸子皆得王羲之性情和書法遺傳,各有千秋,各具風韻。尤其王凝之、王渙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書法有父之流範。凝之得其韻,渙之得其貌,徽之得其勢,操之得其體,獻之得其源。王氏一門,其門風家德,在江左素有稱名。

郗夫人見王羲之雖神情曠朗,臉麵卻微含風霜之色。許是這些日子以來遊山玩水倦怠了,不禁存問道:“夫君這些日子可照管好自己了?”王羲之笑道:“讓夫人擔憂了,罪過罪過!”

郗夫人見他衣飾簡素,一副逍遙山水的裝扮,難見莊重,邊幫著整理便笑著嗔怪道:“你有什麼罪過,隻要你平安康健,我便有什麼可擔憂的。你逍遙便逍遙了,也得管顧著些兒子的婚姻大事啊!這麼簡隨的一副打扮,即使謝明公與劉夫人不見怪,也難為韞兒不笑話。”

王羲之捂握著郗夫人的手,不舍放開,感念她這些日子以來的操持,笑道:“夫人放心好了,韞兒是何等的雅韻深致,不會將這等俗禮放置於心的。韞兒嫁入我們王家,已經是命定之事,夫人何慮之有!”

郗夫人見丈夫如此動情,也不掙脫,低頭一笑,道:“如你所說,便能為凝之定了這婚姻之事,我便也能稍寬憂心!”

這時,謝安夫婦進得屋中來,劉夫人抱著謝翾,進門就遞與郗夫人,道:“剛就一直說想看新生兒,呐,給你瞧個夠,這便是我們家謝翾。”郗夫人滿心歡喜地接過,仔細地端詳著。她與王羲之膝下便隻一女,其餘皆是兒子,自然地對女兒便多生出幾分疼護。上了山莊之後,便一直陪著劉夫人說話,也不曾見過新生兒。此刻終於得償所願,難掩喜悅。

眾人一一落榻,郗夫人兀自動作嫻熟地抱著謝翾,見謝翾不哭不鬧,眉目清淨端妍,心生喜愛,笑道:“這孩子長相如此端莊,真讓人越看越歡喜。”

王羲之接口道:“夫人,這嬰孩連啊,連支公都說是清貴之相。”郗夫人道:“如此說來,這孩子將來怕是命途不凡啊!”

劉夫人見自家女兒受讚,心中開懷,道:“凡與不凡,那是將來的事兒。現在如何能作準呢!女兒之家,最清貴莫過於知書識禮,端賢莊柔,將來嫁與別家兒郎,外能持家和睦,內能相夫教子,一生平安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