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最難的職業,可能就是“父母”這個職業了。而且這個職業沒有任何崗位培訓,沒有操作指南,甚至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因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同時,這個職業隻允許成功,不允許失敗。在零經驗的條件下做到零失敗,談何容易?
但是不管這個工作怎麼難,我相信任何一個父親、母親還是會竭盡自己所能避免陷入教育的誤區,避免彎路和歧途。這正是“父母”這個職業的偉大之處。
沒有經驗,那就後天來補。
怎麼補呢?
不要過多依靠“虎媽”或者“羊爸”的教子經驗。因為每個孩子天生就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注定他們要走與眾不同的成長路線。“虎媽”靠“虎”成功了,但不等於你的孩子也會吃你的那套“虎”做法。
那麼怎麼補呢?
還是回歸到經過幾百年積澱過的,經過無數心理學家論證並不斷完善的兒童心理學和成長心理學上來。盡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但是他們的成長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他們身上錯綜複雜的一些表象後麵,還是隱藏著一些同樣的問題。了解這些規律,你就能預測到孩子即將的發展和進步,以及可能會因為成長而出現的問題;了解孩子各種“不乖”行為背後的深層心理原因,有助於你了解哪些行為是成長的正常現象,哪些需要你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幹預。
零經驗的父母需要一把“知心”的鑰匙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就要懂點孩子心理學。要知道,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特點,有不同的個性特點,可以說,不懂孩子每一年齡段的心理特點與心理需求,就不能進入孩子內心。不懂心理學,就不能打造孩子良好個性。
父母如何才能懂點孩子心理學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點書,多讀點有關於孩子心理學方麵的書。但在目前的圖書市場上,關於孩子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太艱澀了,對於沒有心理學基礎的普通讀者來說,難以理解和領悟。基於此,我們策劃了這套書。
與第一部相比,本書更側重於對孩子尚未定型的不良品質的解析。是從日常生活中,孩子表現出的一些性格弱點入手,分析孩子不良的性格缺陷,並加以幹預。如膽小、害羞、敏感、嫉妒心強、性格孤僻、不合群、自卑、懶散、嬌氣等性格形成的深層原因,並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孩子帶著自己獨特的個性來到這個世界,在3歲時,性格已經形成了80%,到8歲時,孩子的性格基本就定型了。本書旨在指導那些想要幫助孩子糾正性格缺陷的家長,在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之前,加以引導和改變,彌補缺陷,固化優勢,使孩子能夠更加健康成長。
做輕鬆的父母,培育個性卓越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夢想。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夢想,就從《每天懂點孩子心理學》開始吧!馬上開始,從“心”出發,不要猶豫!相信隻要你堅持長時間的閱讀,你就能讀懂自己的孩子,從而能輕鬆自如地引導孩子,步入健康成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