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改革,2014年的關鍵詞(1 / 1)

改革,2014年的關鍵詞

卷首語

2013年,注定是中國銀行業發展史上一個轉折點。利率市場化、互聯網金融衝擊,打擊影子銀行,整頓表外業務……一係列負麵因素影響下,商業銀行業績增速大幅放緩,銀行暴利時代正進入尾聲。在這一年,三中全會為未來幾年的改革描繪了一幅詳細藍圖,“改革”無疑成為延續到2014年的關鍵詞,中國銀行業將在今年經曆更多的挑戰。

在內外部的雙重壓力下,銀行業今年轉型升級的步伐大幅加快,小微金融、電子銀行、銀行國際化成為主要方向;與此同時,民營銀行、存款保險製度這兩項勢必改變銀行業麵貌的製度創新,在去年獲得實質性推進之後,今年正式推出已是眾望所歸。

在這開局之際,讓我們盤點一下銀行業在新的一年裏的熱點與看點。

2014新年伊始,銀行業巨頭——工商銀行踏足電商平台。工行旗下的“融e購商城”於1月12日正式開業,商城彙集了國內外主要的知名商家,商品覆蓋電器、食品、家居、服飾、汽車等,並配套“逸貸”分期付款和積分換現金等服務。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將有更多“銀行係電商”利用自身支付平台、客戶基礎以及“財大氣粗”等優勢嶄露頭角,與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分食網絡購物蛋糕。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許文兵表示,隨著中資企業“走出去”的加快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境外市場的“藍海”優勢日益顯現,加速實施融入國際發展戰略,成為大型商業銀行共同的戰略選擇。業內普遍認為,2014年,人民幣加速國際化、外彙儲備高企、國際收支賬戶“雙盈餘”等因素也是中資銀行“走出去”的強大動力,也為銀行通過靈活運用境內外金融網絡發展創新業務創造了想象空間。

而說到今年銀行業的最大看點,恐怕非民營銀行牌照發放和存款保險製度實施莫屬。

有消息稱,目前首批民營銀行試點名單已經上報,最快將於2014年初獲得批複,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熱點區域有望成為首批落戶地。銀監會日前明確表示,民營銀行今年首批試點3至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民營銀行是2014年銀行業發展一大看點,也希望成為一大亮點。當然,萬事開頭難,希望審慎起步,積累經驗,不斷擴大,讓民營銀行從“補充”逐漸成為銀行業的重要組成板塊之一。

近日,銀監會正在醞釀加快推出銀行破產條例。銀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北大經濟國富論壇”上表示,“未來要讓市場說話、讓資本說話,如果商業銀行最後資不抵債,就會退出。”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我國當前金融改革的重要環節,備受關注的存款保險製度已是“箭在弦上”,今年擇機推出將是大概率事件。去年11月末,央行正式下發存款保險製度草案,並向各商業銀行征求意見,醞釀長達20年的存款保險製度實施在即。日前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最新發布的“2014年經濟金融十大趨勢”稱,當前我國推出存款保險製度的時機已經成熟,預計將於2014年上半年正式推出。“存款保險製度的建立是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前提。2014年是改革之年,預計存款保險製度將會很快推出。”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測。

在金融領域,2014年注定將是忙碌的一年,也必然是豐富充實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