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爺倆就站在爐子邊,用鼻子抽抽著,一邊聞著味,臉上還帶著陶醉的神情。
有人認識這爺倆,就喊道:“喲,大傻,帶兒子來買煎包啊?”
大傻沙滿囤嘿嘿一笑:“嘿嘿,不買,不買。”
“不買。”小沙附和道。
這爺倆很有意思,每次當爹的說一句話,兒子總要重複最後一句。
“大傻,你光看能解饞嗎?”一個大爺揶揄道。
“嘿嘿,聞聞味就行,聞聞味就行。”沙滿囤傻笑道。
“聞聞味就行。”小沙附和道。
那做煎包的師傅大概看出了這爺倆智商有毛病,就開玩笑道:“不買你聞這煎包味幹嗎?這味道也要錢的。”
“啊?就聞一聞也要錢啊?”沙滿囤一副大驚失色的表情。
“也要錢啊?”小沙也一副吃驚的表情。
“那當然了,吃東西吃的是什麼,不就是吃味道嗎?再說,你爺倆的鼻孔那麼大,把煎包的味道都聞走了一半,別人吃起來豈不是少了些味道?”那師傅調侃道。
“那,那,那怎麼辦?不,不行,我們就不聞了……”沙滿囤驚慌失措地要帶兒子走。
“就不聞了。”小沙緊緊地抓住父親。
“不能走,你還沒給錢呢。”客人在起哄道。
“我,我,我沒錢。”沙滿囤露出了一副哭相。
“沒錢。”小沙咧著嘴附和著。
“沒錢就幫我們幹活抵債,你兒子也聞了,你爺倆都要幹活。”那師傅說道。
“那,那,那我們幹活時也能聞到味,還要收錢嗎?”沙滿囤怯怯地問。
“還要收錢嗎?”小沙問道。
“哈哈哈……”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起來。
“隻要,隻要你們幹活,不,不收錢,你,你們盡管地聞,想聞多久聞多久……”師傅笑的前仰後合。
“真的,那太好了,兒子,幫師傅幹活嘍……”沙滿囤高興地喊著兒子。
“幹活嘍。”小傻沙大倉嘿嘿一笑,顛顛地跑了過去,爺倆好像賺了多大便宜似的快活地幹起了活。
一直幹到收工,師傅包了十幾個煎包遞給沙大倉,表揚道:“活幹的不錯,這是給你們的獎勵。”
誰知,沙滿囤竟推了回去:“嘿嘿,我們就喜歡聞味,聞一聞味就飽了。”
“就飽了。”沙大倉附和道。
“真傻啊?給你們就拿著……”師傅又推了回來。
“聞飽了,聞飽了……”
那沙滿囤一邊說一邊拉著兒子就跑。
“聞飽了。”小沙邊跑邊回頭跟了一句。
那師傅愣住了,半晌才搖搖頭,無奈地進了飯店。
次日晚,當國營飯店賣煎包時,這爺倆又聞著味過來了。
“嘿,大傻,昨天沒聞夠,今天還來聞啊?”一個客人打趣道。
“嘿嘿,好聞,好聞……”沙滿囤憨笑道。
“好聞。”小沙附和道。
“怎麼又來了?”飯店師傅問道。
“嘿嘿,來幹活聞味……”沙滿囤傻笑道。
“幹活聞味。”小沙也傻笑道。
爺倆說著輕車熟路地就幹上了,那師傅趕也不是不趕也不是地幹看著,由於正是忙的時候,隻好哭笑不得的由他們幹了。
說也奇怪,這爺倆就幹了一個星期,七天後,再也沒去那國營飯店聞味了。
有人問:“大傻,怎麼不去聞煎包的味了?”
沙滿囤就答道:“天天讓你吃海參魚翅,你總有吃膩的時候,我們爺倆也是,聞膩了。”
“對,聞膩了。”小沙附和道。
就這樣,這爺倆一連給這飯店白幹了幾天活,而且隻聞味不吃東西,你們說,這不是傻子是什麼?
就因為這事,這爺倆一下就成了豫城的名人,還有好事者編了歇後語:傻子上街,光看熱鬧,二傻子上街,光聞味道。
很快,中國就進入了風雲變幻的年代,一個老人先是打開了門,然後砸了鍋,接著又畫了個圈,一下喚醒了沉睡中的巨人。
老人說: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
豫城的其他人還沒反應過來,沙滿囤倒是“撲通”一下先跳到了海裏做起了生意。
他做的生意就是——做煎包。
沙滿囤和兒子聞味是假,學藝是真,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們把飯店師傅的手藝全都學會了。
嘿嘿,你還敢說他們傻嗎?
俗話說:一臉豬像,心中嘹亮。說得就是這爺倆,所以,大家在看到這種長相的人,一定要注意了,他們很有可能是在扮豬吃老虎喲。
但是,沙滿囤做起生意來,還是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