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卑鄙的偷竊(2 / 2)

李思仁教授所寫的論文是一個新課題,目前顯微神經外科技術的發展使手術死亡率降至百分之十,並且突破了腦幹、脊髓、丘腦甚至顱底等神經外科手術的禁區。

但是李教授論文裏所描述的腦XX是位於顱底中央的一個組織,這是人體唯一一個既有動脈又有神經通過的一個組織,由於其結構複雜,很多疾病累及此區,一直被認為是禁區中的禁區。

沒想到老師竟攻克了這一科學難題,這是醫學界的一次大突破,在國際上將會引起極大的轟動,怪不得老師要學微雕,如果按老師的方法操作,我……也能行……

一個月後,國際醫學頂尖級雜誌《柳葉刀》發表了一篇文章《關於解決腦XX顯微外科解剖技術之淺見》,署名是歐陽淵。

文章一發表,立即在國內外醫學界引起轟動,這個技術的誕生不但填補了醫學史上的一項空白,更給廣大腦瘤患者帶來了福音,一時間各大媒體爭相報道,醫學界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歐陽淵一夜成名。

這是中國醫學界的驕子,是新技術的開創者,再當什麼臨床醫生,就是浪費人才。人才是不用動手的,隻要動嘴做報告就行了。

一時間,職稱、待遇、各種頭銜、各種榮譽接踵而來。

一時間,歐陽淵風光無限。

李思仁則吃了個啞巴虧,這項研究是他悄悄進行的,他是個非常嚴謹的人,沒有論證過的技術他從不輕易通過,沒有完善的論文他從不輕易發表,就這樣,自己嘔心瀝血的研究讓自己的學生給偷去了。

找歐陽淵對質吧,憑什麼人家就研究不出這種技術?憑什麼學生有了新研究就一定先告知老師?一旦宣揚出去,說不定別人還質疑他疾賢妒能呢。

辛辛苦苦培養出一個白眼狼,李思仁教授被氣病了。

李教授的另一名學生沈宏得知了情況,氣憤填膺地要找組織彙報,卻被教授製止,說:“學生背叛老師,對我的打擊已經很大了,學生之間再起衝突,豈不讓我顏麵盡失……”

沈宏這才作罷。

而出了名的歐陽淵每天忙著做報告,幾乎很少看自己的父親,每次回家也如蜻蜓點水般的匆匆而過,而每次回家父親都會給他做一桌好菜,但每次他都沒能和父親好好地吃上頓飯。他太忙了。

報告終究有做完的一天,雖然國外的專家們都論證這種新技術的可行性,似乎國內的腦神經外科的手術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技術革新最終的落腳點是實踐。

在京城醫院的主持下,歐陽淵準備第一次將新技術運用到人身上。

歐陽淵很自信,他有把握做成功這種手術,因為他根據這種技術在猴子的腦部成功地實驗過。

正當人們期待著奇跡即將誕生時,歐陽淵的手術卻失敗了。

病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