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研製火藥(2 / 2)

這天,林宇正在軍營中觀看老兵帶新兵的操練,正走到太史忠與穆青峰所屬的弓弩營,前些天林宇大部時間都待在步軍,今日才有時間來轉到弓弩營觀看一番。

自從前段時間的羅山大捷,弓箭的威力已經顯現出來,現在林宇下屬的弓弩營有二個營的編製,共1620人,若不是後來霍思成幾度與林宇軟磨硬泡,增加了一個營的步軍建製,這弓弩營就成了兵力最多的兵種。

林宇在營地旁看了有一會兒,發現個問題,弓箭手的訓練要輪換著進行,不是場地不夠,而是弓明顯不足。恰好這時太史忠也發現了林宇的到來,緊走幾步湊了過來。

經過林宇一問,才想起,雖然兵是招來了,弓弩兵的器具——弓與弩嚴重不足。上次羅山一戰,太史萍帶來的百多張弓已經被林宇截留了下來,饒是如此,全軍湊起來也隻有三百多張,這幾天訓練還損毀了幾張。結果,一千六百多人要輪換著用三百張弓來訓練,弩更是連二十張都沒有。

林宇臉沉了下來,這怎麼行,萬一打起仗來,沒有弓的的弓箭手總不能拿箭當匕首上陣紮人吧。

“為何不早說?”

“主公,黃縣本就是個小縣城,軍械庫裏翻個遍,直點的槍杆都沒找出幾十個,還對付能用的弓更是不超過十張,我與水都尉商量好幾次,也沒什麼好辦法。為這事,我也與六叔說過了,家族裏的製弓工匠們全力開動,但您也知道,製弓非是一朝一夕之功,就算最低檔普通的弓也要趕在明年春末夏初才能出來。”

“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嗎?”林宇也知道剛才話有點重,但這也沒辦法,這是急事。

“能想的都想過了,弓箭是管製品,就是出去買量也不會太大,而且時間也不會短,現在已經通過於縣令找到幾個行商,看能不能找到貨源,但遠水同樣解不了近渴。”

太史忠也很無奈,他們太史家族就算製弓大家了,去除百多把自用的,也就不到二百把的庫存,現在都拿出來充軍,然後再趕工製作,泰山軍這麵全力配合,也得明年才能完成,最終數量絕不會超過一千張。

“文良,為何製一張弓要一年以上?”林宇對弓不是很了解,在他看來,找個差不多的木頭裝上弓弦不就成了嗎。

經過太史忠好一番解說,林宇才算弄明白古代弓的製作全程。中國古代用的是反曲複合弓。全套製弓步驟,一年都算快的,有些良弓甚至要三五年以上才能完成。製弓最浪費時間的就是弓背的製作、定型、綁絲、上漆、幹燥、成型、陰幹等等。

單是一個幹燥過程都要幾個月,而且古代要將弓背在最幹燥的秋冬放置陰幹,第二年才能取出上弦。

而且,製作複合弓的弓身,就要用到一種必備的物品——魚膘膠。問題來了,魚膘膠的產量非常少,而且製作也費時,太史家的存量也不足,這又是一個難題題。

了解到關鍵之處,林宇也是眉頭緊鎖,半晌後方道:“文良,我先回去想想,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