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林宇計劃,在適宜設伏地點埋設十數道絆馬索,以淺土覆蓋,待誘餌弓騎通過,敵騎追至之時,相繼拉起,前排敵騎被絆倒後必會形成一定的混亂,此時山穀兩側適時扔下巨石滾木等封堵住穀口,後方騎軍不明前情收勢不住,待對方全部衝進伏擊圈,在後方同樣用巨石滾木收口,如此一來穀內燕騎皆成甕中之鱉。
完成對燕騎的合圍,兩側山壁再投射幹柴枯枝等引火之物,輔以火箭引發大火,則大勢成矣。即便有小部分僥幸不死者想衝上兩側山壁,不說衝上穀頂所麵臨的箭雨,即使冒死衝上來也成了零散的步軍,此時以敗軍之兵再遇百戰泰山軍,無異於羊入虎口,以卵擊石。
以上就是林宇的全盤計劃,林宇講完後請太史萍給予補充。
太史萍仔細思慮半晌,方始回道:“計策是不錯,如能按計劃實現倒也不失一好計。唯恐屆時會有變數,一者敵方見到山穀,恐有埋伏不肯進穀,二者分部分兵力進穀,其餘大部在穀口停滯不進,以期觀望。”
聽罷太史萍的顧慮,林宇笑道:“雲英所慮完全有可能,這點我也不是未曾想過,但你設想一下,即使對方不入圍,我方也無損失,尚可不斷消耗對方實力,一千燕騎說少不少,但也絕不算多。如果損失個幾百騎,對方隻有兩條路走,一是冒險出擊,二是惶然而返,退回燕國。即便是後一種情況,我們的目的也達成一半,不但擊殺部分燕軍,又逼退對方,還能起到部分練兵的目的,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隻是平遠他們這部誘餌弓騎軍猶為危險,還需他們慎之又慎,小心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林宇現在也是沒辦法,如果現在給他一千至二千訓練有素的軍隊,並且裝備齊全,哪怕全是步軍,他也有辦法在正麵對敵中戰勝對方的一千騎軍,但時下,他恰恰欠缺這些。戰爭向來是正奇兵相輔相成,現在沒有正兵對抗,也隻能靠奇兵的突然襲擊。
至此太史萍再無異議,沒有兵員的情況下,現下任誰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能保證在以弱戰強的情況下,戰勝燕國騎軍,更別說全殲!
接下來,林宇則是與太史萍商椎出兵的時間,林宇的“神器”此時起了作用,他開啟電腦搜索後世的山東省的地形圖,很快查到太史旭所說的羅山,按距離來說恰好距曲城縣三十多公裏,也就是七十餘華裏,而在南北朝時期,一裏的距離相當於後世的三百五十米左右,三十公裏折算後恰好一百餘裏。
至於曲城、當利、盧鄉各縣,也根據後世的資料查到大體位置,並估計出現在燕騎的位置。
然而,當查完整個東萊郡的地圖,林宇與太史萍不禁相顧愕然,在研究地圖之後二人才發現,方才的一番討論有可能會完全無用。
如果按照林宇的估計,這隊千人隊燕騎,有極大可能是打探東萊郡的防守情況,現在已經完成當利縣與盧縣的探查,下一步應該是距當利縣不過四十裏之遙的掖縣。四十裏的距離對於輕騎來說,一路緩行也絕不會超過一個時辰。當燕騎完成掖縣的探查,如果按林宇的估計應是掖縣東北百裏外的曲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