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忠職位就這樣定下來,對太史忠、林宇、水舞陽而言,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接下來還有太史義,他是太史忠的親弟弟,為人內向,不擅言辭。
林宇對太史義道:“平遠,你兄長騎術了得,現已任校尉職,不知你又擅長何技,演示一番,也好叫我等見識見識。”
“在下長於弓箭,猶擅騎射。”太史義的話也是點到即止。
林宇點點頭,太史義下高台到校軍場,早有軍卒換了一匹戰馬牽來,又遞過一張長弓,另有人搬了幾個箭靶位於遠處。
太史義拉了幾下手中的弓,衝台上喊道:“主公,這隻弓太軟,請容我換過自己的弓。”
林宇點頭應允,之後轉頭問水舞陽軍中的製式弓是幾石的,水舞陽答複為四石,如此說來,太史義的弓最少要五石以上,單這臂力已算上乘!
一問一答對話間,場上的太史義已經飛身上了馬,急馳間彎弓搭箭,弓弦響處,箭若流星,已是命中80步之外的箭靶紅心處。
“好。”
“神箭。”
頓時,校軍場四周一些圍觀的泰山軍與新兵不由齊齊叫好。
林宇說不準這種射箭水平在當時算是一種什麼水平,他隻知道後世奧運會的弓箭比賽,其射程不足百米,紅心為12厘米,而此時場中箭靶的紅心差不多有20厘米。
但重點卻不在於此,此時太史義射出的箭距箭靶80步開外,足有120餘米,最難的是他是騎著馬射出的箭,其難度比靜立瞄準射擊難上何止十倍。
最終,太史義在場上縱馬數個來回連射三十箭,結果隻有三箭稍稍偏離紅心,卻也不曾脫靶。
林宇個人覺得太史義的箭法神乎其神,但他不了解他所處的這個時代神箭標準如何,於是招手叫來身邊的穆青峰,問道:“穆校尉,依你之見,如何?”
穆青峰伸出一隻大拇指,佩服之情溢於言表,顫聲回道:“神箭!神乎其技!青峰多有不如,甘拜下風!”
穆青峰是弓弩軍的領軍校尉,射技自是不凡,他能稱之為神箭,足以證明太史義的射技確有過人之處。
此時的太史義已下馬回歸閱兵台,施禮後退回一邊,隻待林宇的點評。
下首的太史義貌似平靜,起伏的胸膛卻出賣了他心中的忐忑,林宇微微一笑,心中早有計較,朗聲道:“平遠,果然是箭術超神,好箭法,不愧是子義公後裔。”
當年的太史慈即是以箭術稱道於三國,論其箭術實不下於黃忠。
點評完畢,接下來最重點當然是封官,在場眾人皆知此次招兵後有二個部的弓弩兵建製,而穆青峰是領軍校尉,以二部之兵設一校尉已屬破格,如今加一個太史義,當如何決斷?太史忠已加封校尉之職,其弟太史義若是低於此職,堪堪封個司馬,雖口上不說,心下料想會有些微詞。
林宇麵帶微笑,環視一周,緩緩道:“太史平遠,箭術超神,現擢升為弓弩軍校尉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