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 孩 成 長 標 簽
不虛度的青春期——稱謂禮儀早知道
語言交流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手段,而恰當的稱謂又是語言形象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稱謂不僅能夠迅速拉近交流雙方的距離,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樹立起自己的形象,給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為了收獲好人緣,下麵就一起來了解稱謂的藝術吧!
1.稱呼的場合。男孩子間開玩笑起綽號是常有的事,但一定要分清場合,如果有老師、長輩在場,一定要稱對方的姓名。如對方叫王濤,平時開玩笑叫他“王小胖”沒什麼不妥,但是當著他爸的麵叫他“王小胖”就不合適了,如果他爸也很胖,那他豈不就是“王大胖”了。這會讓對方很尷尬,也會讓人誤以為你沒禮貌。
2.稱呼的對象。對陌生人我們可以稱呼為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年齡大一點的可以叫伯伯、婆婆或者王老、李老。有職業和官銜的可以稱為張老師(職業)或者王主任(官銜),同輩之間可以直呼其名或者是朋友間的昵稱,對於小輩可以稱呼小名。
3.稱謂中的注意事項。男性可稱為先生,女性的話一般尊稱為女士。如果在大街上找人幫忙,不要隨便叫對方叔叔、阿姨,可以稱呼哥哥、姐姐,也可以是帥哥、美女,不然小心碰一鼻子灰哦!
第12節 有禮貌的小客人
私房留言板:
不管在任何地方,我老大的地位永遠無人可以侵犯。我不喜歡讓別人指揮我,可就是有那些不知死活的,非要惹怒我,我一定要讓他們看看我的厲害。
昨天我跟媽媽去小姨家玩,見到了表弟。我和表弟就差一歲,已經有半年沒見了,這一見麵嚇了我一跳,表弟竟然比我高了一頭多。媽媽一直在表揚表弟,說他長高了,是帥小夥了。我聽到這話雖然心裏很別扭,但是隻能勉強賠笑。
小姨和媽媽上街了,就剩表弟和我兩人在家,我和他都喜歡玩遊戲,但是隻有一台電腦。開始的時候我倆商量一人玩20分鍾,他讓我先來,我也沒有客氣。20分鍾到了,我本該讓給表弟玩,可我馬上就要通關了,就想著拖幾分鍾通關了再說。可表弟一直在旁邊嘮叨,我越聽越心煩,本來就看他不順眼,以前都是我說什麼他就做什麼的,現在比我高就拽上了。我跟他說就是看他不順眼,就不讓給他。最後沒辦法,他隻好灰溜溜地出去看電視了。
劉方 14歲
男孩子在家大多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手心裏的寶,就算爸爸媽媽說什麼,都會受到打壓。這就養成了孩子在家唯我獨尊的心理。在他們的意識裏,隻要是自己想做的,就不用考慮別人的感受,因為那些都不重要。可是進入了家庭之外的小圈子,他們往往難以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到別人家拜訪時,依然我行我素,很容易引起他人反感,被人貼上沒禮貌的標簽。
男 孩 成 長 標 簽
不虛度的青春期——拜訪他人要有禮貌
拜訪禮儀是很重要的,如果在拜訪他人時不懂得其中的禮儀,就會讓對方很不舒服,認為你是一個很沒有禮貌的人,讓你的形象“大打折扣”,進而影響你的人際交往。那麼,男孩子應該怎樣在拜訪他人時,做得更得體、更具效果,更加盡善盡美喲?
1.拜訪前,一定要事先和對方約定好具體時間,以免撲空或擾亂對方的計劃。約好時間後,要準時赴約。如果有事不能及時赴約,應馬上通知對方,不能爽約哦!另外,還可以準備一份小禮物喲!
2.拜訪時,一定要有禮貌。到長輩家後,一定要用手輕輕敲門,進入房間後要先向長輩問好,不可隨意走動,即使是熟人家也不可以太隨便,更不可反客為主亂翻房內物品。當主人送上茶水、點心時,要起身禮貌地說“謝謝”。注意食用時要小心,不要弄髒地板或地毯。一邊吃東西一邊說話是很不禮貌的,所以要盡量避免。在與他人交談時,要言語適當,不必過於拘謹,但也不可以自吹自擂,誇大其詞,尤其是到長輩家或者剛認識的朋友家裏時。未經主人的允許不可進入臥室,如果想去衛生間,可詢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