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二位舅舅名字中的白字為姓,從此以白姓定居於淮安。
大舅舅莫白然年紀比莫白澤大上許多,生有兩子一女,女兒於三年前已經出嫁,兩個兒子在莫家出事之前便得了風聲卷了錢帶了女人跑了,莫府入獄一年,他們非但沒來看過他們,連一次輸通也是沒有。
大舅舅早就氣毒了心,直言隻當沒生過這兩個兒子,為了避人耳目,妙音便以莫白然之女的身份出現在淮安城。
從此,莫白澤改名為白莫澤,莫白然改名為白莫然,莫宋羅改名為白宋羅,莫老夫人改為白氏,二位舅母依然叫原本的名字,大舅母孫氏,三舅母周氏,三舅舅的兒子莫豐逸改名為白豐逸。
改姓為白,老爺子也有感謝白文昊一年來細心照料的恩德,唯有用恩公之姓,他才不會心塞難受,否則,誰到了他這把年紀還要換名改姓來生活,誰能受得了?
一個月後,妙手堂在淮安城醫館較為集中的一條街市上開張營業。
之前常聽舅舅說淮安如何如何繁華,如何如何安樂,她總是不信,心想六王整日醉心權術,又怎會有心思去打理庶務。
結果來到淮安城,見識到淮安城的街市風貌,她心中竟有了不小的震撼,所有的鋪麵格局,甚至許多的招牌標語,都有著濃鬱的現代化氣息。
比如酒樓基本都集中在一條街麵上,門口所有的招牌都是同一規格定製,隻上頭的名字不同。
有叫全聚德的,有叫釣魚台的,有叫台灣樓的,還有叫香港島的……。
看到這些名字,妙音立馬便淩亂了,取這些名字的人,一定是她的同鄉。
每條街道都十分幹淨,有掃地的老婦時不時清理路麵的垃圾,四處可見木桶製成的大型垃圾桶,街上的人流似乎很是習慣將手中的垃圾丟入垃圾桶。
醫館一條街也很有現代特色,其中有幾家門口甚至用白瓷紅釉燒出一個紅十字方盤,懸掛於醫館正門廊頭。
很有現代醫院的感覺,令妙音真真是哭笑不得,做這事之人,性格一定是個極為張揚的家夥,否則怎會將事情做得這麼明顯,生怕別人不知他(她)是異類。
仁和堂初初開業,生意冷清那是意料之中之事,畢竟妙音之名並不為人所熟悉,誰有病敢亂投醫?除非病急了。
經過了三天營業額為零的慘淡日子後,妙手堂終於迎來了第一位客人。
來人是一位中年婦人,打扮很上利落,眉眼滿是著急,她一衝進來便朝著內頭喊:“可有女大夫?”
白莫澤迎了出來,笑著道:“有有有,您要看什麼病?”
那婦人立馬白了白莫澤一眼,不悅道:“你瞧我像是有病的樣子麼?開醫館的人怎的這麼沒有眼力見?”
白莫澤久居商場,皮厚是最基本的功夫,婦人說什麼他都笑眯眯的:“抱歉抱歉,是在下眼拙了,您這般精神,定是康健無虞的,不知是誰需要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