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六章 書信交友(2 / 2)

阿富看似很聰明了,可有一些事阿富還真一點不懂,也許是沒有人教吧,除了在學校有老師,教授知識外,在家裏也大多是一個人,沒有父母的教授教育,也沒有哥哥姐姐的疼愛,有的隻是自己的獨立學習。

很多的事情,阿富也隻是一知半解,就說來了這個地方,已經很多年,言語上有一些還是不理解,理解的程度也許還沒有普通話來的多。

加上阿富也沒有和別人,深度交流的習慣,地方的方言,也隻是停留在六層左右,對於大人那些深層次的話語,阿富聽著也是模模糊糊,真的有點難以理解。

有了寫信這個方式,阿富也就立即給素寫信,把自己想和她做朋友的想法,都寫在了信中。

把信寄出後,阿富也沒有指望她會回信,怎麼說阿富以前都那樣對她,不過很意外她回信了。

隻是,阿富收到的信,讓人汗顏;信封還是她用一張紙自己做得,自己做也沒什麼,校園書信沒那麼講究,可那封信也太小了!

阿富敢說那封信是校園裏有書信開始,直到現在都是最小的一封信。

它隻有三指長寬大小,在阿富收信時,見到信的人都是很吃驚,信還可以有這樣的,看來是時代不同,奇形怪狀的信件也出世了。

阿富在存信的門衛和一些取信的學生,怪怪的目光下高興的取走那封小的不能再小的信。

看著那小的可以的信封,就知道是一個沒有寫過信的人寫的,但挺有意思的。

拆開信封,看見裏麵的內容,還真是素回給阿富的信,和阿富想的一樣,她沒有寫過信;收到阿富的信後,她也隻是倉促給阿富回的信,所以,所用的信封也是她自己找了張帶顏色的紙做了個小信封。

雖然,信封小了點,可她還是答應了和阿富交朋友,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信封再小,那也不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的作用。

也許是文字交流的緣故,阿富反而比較話多,雖然說的也有大半是廢話,但每次阿富都能寫滿幾張信紙。

她每次回信也就是簡單的連一張紙的字數也不夠,可阿富也很高興;是啊,能有個傾聽自己訴說的朋友,那就是一件高興的事。

隨著和梅,素寫信頻繁後,阿富的名字在校門口的公告欄上也就出現得多了,隔天差五就會有阿富的信,人也就會出點小名。

也許是名氣的作用,開始有人給阿富寫信;有自己班裏的女生,也有高年級的學姐,信的內容也就是交個朋友啊,認識一下吧什麼的。

人少,阿富還沒什麼,可寫信的人多了,那可就是在燒錢了。

寫信要信封,信紙,要花錢去買,在門衛那收信也要收錢,幾乎每天我都要收一封信,寄出去一封信,一天也得花四毛錢。

一個星期就是兩塊錢,那時的兩塊已經不少了,阿富平時是沒有零花錢可用,有的也隻是一些過年的壓歲錢,也才五十塊錢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