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期盼阿媽歸來(1 / 2)

尤其是餓得沒有半點力氣時,那種感覺真可謂是生不如死,時間仿佛被定格了一般,看似在流逝卻感覺沒有絲毫的動淌。

所以沒有到達最後,阿富不願再次去享受那種挨餓至死亡邊緣的那種過程;不然,在阿公接阿富的時候,他就可以直接一個人離開。

麵對阿富媽,阿公也是沒有辦法,無奈他隻好暫時把阿富收留,不然總不可能對阿富說,你媽不要你,你想去哪就去哪吧。

因為阿富也不想是那樣的結果,所以順從阿公留下自己和阿媽,就是奶奶,在一個灶吃飯。

阿媽是吃齋飯的,都是一個人一個鍋,一個灶,吃飯也隻是粗茶淡飯。

阿公是在大伯家吃飯,阿富是不可能跟著阿公,所以隻能跟著阿媽吃齋;雖然都是吃素沒有魚肉等葷菜,不過還算吃得飽,那也好比餓肚子強。

自和阿媽一起生活後,阿富也變了很多,比起以前可內向多了;也許是一個人過多了,一天內不說什麼話也成了習慣。

每天,吃完飯就幫阿媽刷鍋碗,阿公阿媽去田裏幹活,阿富也就跟著去一起幹。

要吃口飯就要幹點活,不然阿富要白吃白住,那就說不過去了,怎麼說阿富都隻是一個多餘的人,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樣,吃住父母的好像是天經地義一般。

平靜,和阿公阿媽一起生活的日子裏,都很是平靜,也顯安逸;比起之前的餓肚子,現在就是幸福了。

見到阿富有吃有住的日子過得還不錯,近在咫尺的阿富媽就有些不高興。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她就見不得阿富過得好,而且是在她的眼前。

可阿富偏偏就住在她的對麵,一天到晚幾乎都會看到對方。

因為,農村的房子與城市的樓房有很大的差異,農村的房子因為地皮管理沒有那麼嚴,地也多;所以蓋的房子都是以一家兩代或幾代的人一起居住,房子麵積也就較大,一般的房子都是占地好幾百平方,蓋的房子也都是一樣的樣式格局的兩層瓦房,和阿媽,就是外婆家的房子一樣。

所以我和阿公阿媽一起住,阿富媽也就是同樣住在一個屋簷下;也隻是一方在左邊,一方在右邊,為此也就會處在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狀態。

可能是阿富在外流浪,還餓暈在街頭的事傳得很廣;村裏的人,一件小事就會傳得沸沸揚揚,而阿富是差點餓死街頭,加上阿富本身就是一個受人關注的對象;所以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村民們,更是不會放過這樣爆炸似的新聞。

估計阿富的事件早就被抄的如神話般了,她們的實力阿富還是很相信。

別說,那件事很快就傳了出去,傳到了遠在好幾千裏之外的北京,阿媽的那裏。

沒多久阿媽就托人帶回來了些衣服給阿富,還有一些錢,說是怕阿富沒有衣服穿,吃不飽;還說阿媽在聽到阿富餓暈街頭的事後,她就想馬上回來,不過被她的兒子阿明勸說後,隻能在過年時才回來。

不過那時離過年也就個把月的時間了,所以,阿媽就按耐住了馬上回來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