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姑姑(2 / 2)

阿富來到不同的廟,就會認識不同的人。不過說來也奇怪,一些人不知道怎麼回事,他們都知道阿富在外流浪的事,都不約而同的給阿富些吃的食物。

當時的阿富還真沒想過是什麼原因,有人給吃就接過來,因為阿富也是餓的不行了。

對於那些給阿富吃的人,阿富是不會感激他們,不是說阿富忘恩負義,要是他們像壁虎那樣給予阿富真心的幫助,也許阿富會抱有同樣的感激。隻不不過他們不是,有的隻是對於阿富這個無家可歸的人,給予可憐的眼神。

可憐,阿富不需要。真的,可憐與同情不是阿富想要的。

阿富要的是一個正常人的尊嚴,可惜作為一個大家眼裏的討子,阿富知道自己是不會有一絲的尊嚴可言。

所以,阿富不會感激可憐與同情他的人,同樣也不喜歡可憐與同情他的人。

自此,阿富也不相信任何人,在阿富的理解裏不會有人值得他相信。

阿富停留的廟,最長也是最多的是吳帝廟。

因為,它是一個比較大的廟,重要的是它不是那種有人居住且被圍牆保護的廟。平常除了初一十五有人來燒香拜佛,就是看廟的人晚上來關下門。

而每一扇門都隻是關著並沒有上鎖,所以阿富都是躲在屋內睡覺。

可憐終究隻是可憐,給了一兩次東西吃後,也就不再理會。沒有吃的食物後,阿富也開始在廟裏,菩薩佛像麵前拿那些用來拜供菩薩的東西吃。

大人們都說偷吃菩薩的東西,就會受到菩薩的懲罰。一般偷吃了那些供品後的人,不是肚子疼就是頭暈等一些小問題,說是菩薩給的小懲罰。

不過阿富是偷拿去吃了無數次,但也不見得哪一次鬧過肚子或頭暈過。也不知道是菩薩不靈,還是連菩薩都可憐他,見阿富無家可歸,所以放過了對於阿富偷吃它們供品給予的懲罰。

阿富在吳帝廟逗留的時間長,從廟經過的人也很多,也難免會有一些認識阿富的人。

其中,有一個自稱是阿富姑姑的婦女,見到阿富後就經常買吃的送廟裏給阿富吃。天黑後,她就到廟裏把阿富叫到她家裏,單獨做飯給阿富吃。

她說是阿富姑姑,可阿富還真不知道她是自己的哪個姑姑。來到這個地方後,阿富連去我爸媽家都幾乎沒有見幾次,何況是親戚了,那就更不可能認識。

所以,她說是阿富姑姑時,阿富沒有多大的反應。阿富其實那時不知道姑姑是什麼?和他是什麼關係?

不過,她說要給阿富吃的食物,阿富自然是跟著去她家了。

她家就在吳帝廟的前麵,也就是幾步的距離。

開始阿富也以為她也隻是可憐一下自己,帶自己回家吃一兩頓好的就完了;可不想她是樂此不疲,每天晚上就會去吳帝廟找阿富回去給我飯吃。

而且每次都是好吃的,比較有營養的那種飯菜。

每次阿富在吃飯時,她的子女就會圍過來看看阿富這個陌生的小孩,為什麼會每天晚上來自己家裏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