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阿媽也隻是說了幾句,讓下次不要再來水溝裏洗澡,並沒有太多的責罵自己的任性。
出去玩每天都會一天不著家,晚上才回家做飯吃。阿媽很生氣卻也沒辦法,也知道我還是個孩子,一個該和孩子們一起玩耍的年齡。
不過阿富注定了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不會擁有自己該有的童年。阿媽歲數也不小了,如果不是為了阿富,她也許都在享清福了。
為了阿富,她還是在不停的勞累著,奔波著,而阿富卻不懂她的一片苦心,不幫著幹些活就算了還到處去玩。
阿媽在村裏的名聲很好是好人,起碼直到現在為止還沒聽說過有哪個人會說她的不是,有的都是說她的好。
而阿富卻完全損壞了她的名聲,也許是阿富喜歡到處玩的緣故,村裏的人沒有幾個不知道阿富就是阿媽的外孫。
起初阿富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自己不管到了哪,村裏的每一個角落都會有人知道自己,還用手指指點點的說著,這讓阿富很納悶。
路上要是遇到了一些大人,她們都會說:“這就是四三的外孫,阿蘭的討子。”四三,是阿媽的別稱,真名是叫玉鳳,阿富的媽叫阿蘭。
討子,在阿富那裏指不是親生兒,外邊買回來的孩子。不過討子在阿富那裏被翻譯成方言,就是一種難聽的語言,阿富很討厭有人說我是討子。
討子,兩字說出就很明顯的告訴別人,阿富就是一個買來的孩子。聽到這樣的話阿富就會有一種自卑的感覺,因為阿富隻是一個買來的孩子,沒人關心沒人愛護,更不會有人尊重阿富還是一個正常的人,因為阿富在他們的眼裏就是低人一等。
阿富幾乎沒有做過什麼很過分的事,可就是會有人說阿富的不是,哪家丟了東西就是阿富偷去的,哪家的果子被人摘了也是阿富幹的。
阿富還真成神了什麼事都離不開他,神,阿富是成不了,卻成村子了的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了。
村裏的人不管男女都是很三八,隻要是一個人知道阿富是討子,她就會一個個的傳開,直到整個村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
尊嚴,要是個人就會有自己的尊嚴,而阿富幾乎沒有。
記得一次大年三十吃年夜飯,大人們給孩子們壓歲錢,不管大孩小孩,三叔,阿媽的三兒子,給他們的壓歲錢都是五十快的大鈔,而到了阿富的麵前他就給了一張五塊錢,說著:“拿去買糖吃吧。”
雖然那是阿富第一次拿壓歲錢,年紀也還小,不過阿富不是傻蛋,五元和五十元還是分得清,這樣明顯是看低了自己。
想想阿富當時是什麼反應,不用說阿富是馬上離開了飯桌也不去接他給的壓歲錢。那自尊是嚴重受到了傷害,傷心的他隻有跑屋外去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