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把火把往下移了移,在這些奇奇怪怪的壁畫下麵,還有一些難以辨認的字跡。我眯起眼睛,盡可能的湊近過去。
“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我認出最前麵的一句話,是我最熟悉的,出自《山海經》中,描寫九尾狐的原句。
但繼續往後看,我就發現後麵的句子是我沒有見過的了。
“其狐四足九尾,世平則出為瑞也。禹年三十,娶塗山氏為妻,乃九尾也。又百年,禹歸塵土,則白狐無所蹤。尋之,未果。”
我費力的讀出上麵的文字。雖然寫得都是些生澀難懂的文言文,但憑借著我中文專業的基礎,大概也知道了在講述些什麼事情。
這一段文字大概是介紹了九尾狐的來源,說九尾狐在世道平安的時代,曾經是祥瑞的象征。大禹的妻子塗山氏就是傳說中的九尾白狐,但等到大禹死後,白狐就不知所蹤,人們也找不到她了。
中間有很長一段文字因為磨損而看不清楚了,我隻能往下繼續讀。
“……青丘有國,紅牆綠瓦,雕梁畫棟。九尾狐突襲之,則民不聊生,人心惶惶。狐食人,九千萬人入其腹。飽之,胡作非為,踐踏領地,國飽受其困,而終不得解。”
這裏一段主要是在講,在一個叫青丘的國家裏,原本國家繁榮昌盛,天下太平。卻沒想到後來九尾狐襲擊了這裏,不但吃人,還胡作非為,搞得平民百姓人心惶惶,又沒有任何的解決辦法。
看到這裏,我不禁皺起了眉頭。剛剛閱讀下來的一整段文字,幾乎全都是在描述九尾狐是如何的凶惡,絲毫沒有提及到為什麼它曾經是祥瑞之兆,也沒有說明為什麼九尾狐會突然變得如此凶惡。隻是全文都在描述著九尾的罪行,講這隻妖獸是如何的禍害人間,人們是怎樣的恐懼著它。
我目不轉睛的看著牆壁上的文字,也根本忘記了注意周圍的環境。就在我讀到一半的時候,我手中的火把突然猛地搖晃了一下。
是風嗎?我並沒有在意,因為內心的好奇和求知驅使著我繼續讀了下去。
這一段文字後麵還有一部分,字跡比前兩段還要大,應該是什麼重要的內容。我靠近過去,借著火把的光繼續閱讀。
“青丘之國有聖女,乃王之嫡女,是青羽也。公主年芳二十,通曉天文地理,能視陰陽鬼神。青曆十六年,狐作祟,王獻其女為祭。時青羽沐浴更衣,獻祭午時……”
然而就在我讀到一半的時候,火把的火焰又搖晃了一下,這次比剛剛那次的幅度還要大。
是風吧。
不……不對。
這裏四麵圍牆,連個通風口都沒有,又是哪裏來的風?
一瞬間我的頭發發麻,心跳加速起來。我沒有轉過頭,而是壯著膽子把火把舉得高了一點。這樣,借著九尾石像的反光,如果我的身後有什麼東西的話,我就能看到它的影子。
我緩緩的抬起頭,看向石像的反光處。果然,在石像上,有著一道黑影在火光中飄忽不定,從位置來看,很可能是站在我的身後。
很可能是站在離我很近的地方,要不然它絕不會有這麼清晰的影子。
我的整個身體都僵硬了起來,一動也不動的站在原地。
它是什麼?它是什麼時候來到我身後的?在我讀到一半的時候火焰就開始晃動了,難道說它就這樣不聲不息的一直靜靜的站在我身後?可我居然連一絲氣息都感覺不到!
就在這時,我的後頸附近傳來一股微微的涼意,就像剛打開冰箱門,裏麵飄出來的冷氣。但又和那個不同,更像是……一個人的呼吸。
有什麼東西,絕對有什麼東西,就站在我的身後,距離近到連呼吸都可以噴到我的脖子上!
怎麼辦?我手心裏沁滿了汗水,連火把都浸濕了。
可如果一直這樣坐以待斃也不是辦法,空白的大腦裏此時什麼都不能思考。
快速轉身,然後反手就給那東西一火把吧。是死是活,就看天命了。
就在我閉上眼睛,準備豁出去的時候,一個聲音突然製止了我。
“別回頭!”
這個聲音把我嚇了一跳,更加不敢輕舉妄動了。空氣裏隻剩下了我急促呼吸的聲音。
但很快,那個聲音又響了起來,是我熟悉的命令語氣。
“熄滅火把,屏住呼吸。”
“什麼?”我忍不住反問道,以為自己聽錯了。
“我說熄滅火把!”身後的那個聲音反而更加堅定,不留給人一點拒絕的空間。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