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教育職能(2 / 2)

同樣的一個學航天製造業科技的孩子,可能五年後進度會相差兩年多的距離。

畢竟人的智商和領悟能力不同,對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樣。

所以基地可以出一個40歲的航天領域頂級的製造類技師和科學家,也能出一個60歲才能電子構建飛船模型的航天工作技術型工作者。

每個人的教育,都是處在一個智能係統的量身定製。

你的學習能力強大,理解能力超快,適應消化能力超強。那麼你隻用十年,可以學會別人五十年才能領會的內容,那麼就很大程度的節省了學習的時間和進度。不用等同班的差生跟上來,在一起學後麵的內容。

所以過去的很多教育我們應該是建立教學的分級檔次係統來完成這個教育的過程。設計一個基本的進度模塊,最差的差生也必須得完成的一個學習目標進度底線,那麼五年的初級教育很多孩子三年就畢業去學六年的中級教程,而在落後的孩子五年結束初級進入中學時代時,之前的快進學生已經進入大學的課程了。

本身人就不一樣,為什麼要一刀切的教育?

差生永遠扯著高智能學生的進度,而高智能的學生後期需要更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背景和資料。

我們能不能及時的提供高等教育一切資源和保護他們,扶持人類的精英學者,進入高科技的研究領域中去,不以年齡和其它為借口,讓高智慧人群充分的去展現自己。

在教育的領域,我們應該更體現科技的高效和高智能。

我們不能用食堂打飯的模式來作為教育的固定格局。

很快學會知識的學生,老是在等學習進度緩慢的,而且老師教的東西,一百個學生學到的內容都不一定完全進度一樣。

以後的學習體係是,個體的主觀去學,智能係統去不間斷的一個個的孩子去單獨的授課。

考試就在完全學懂的孩子麵前即使產生,在最後一個階段的學習結束後,可以一次性的畢業考試。通過的孩子立刻進入高等級的教育體係中去。

這才叫節省時間,不等漲潮。

那麼我們的教育體現在因人而異,不搞一刀切,硬肥料有機營養灌溉,各種考題考卷轟炸流......教學內容使得書包成山一樣重。

我們有電子設備了,書包那麼大幹嘛?我們有網絡係統了,孩子可以隨時下載老師的課程自己去補課,題目不會做的有電腦答題係統去教會學生。這世上沒有教不會的學生,隻有不科學的教育係統。

我們不能把不喜歡漢語言的學生擅長物理化學微積分的孩子硬是灌輸孔孟之道的哲理。

我們更不能把懂廚師技能的孩子硬是培養成飛行員。

事實上我們不可能把雕刻家變成芭蕾舞演員,我們更不可能把音樂家變成鐵匠......

過去我們的教育模式,其實叫趕鴨子上架,趕雞群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