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三年的航行,我們抵達了南部星域的原始星空。
這裏據說是整個宇宙餛飩世界的原始初生之地。
我們目前數千萬的星係和重生的星域都是在這裏發展而來的。
如果姥姥的估計沒錯,一千多萬年裏,原始的星域的星空布局是不會有大的變化的。
我此刻把麵前的星域用高清晰重疊攝像係統攝製下來,形成一個高清晰星空圖片,然後讓飛船的智能主腦終端機去比對。
果然,姥姥說的赤紅星球就在麵前的一個星係中。
讓飛船定位星球的坐標,然後我們飛向哪裏。
此刻結束了不斷的星空折疊飛行,而且飛向一個星係核心,這就需要超光速飛行了,超光速其實是最多理想化的三倍到七倍的速率,事實上飛行的效果不過是光速的三倍多一點。
這裏之前提到的七節,八節光速其實不是光速的七、八倍,而是飛船動力的功率大小倍數。
其實到了超光速的領域,再快的話,物體本身就麵臨分子結構的不穩定,再遇到空間能量亂流的強烈衝擊,金屬原子核就會崩潰,導致飛船解體,氣化......
這裏是不想讓一些寶寶誤解超光速的概念。
實際上浩瀚無邊的宇宙,不需要點到點的緩慢消耗能量飛行,有定點定位折疊的技術,足可以彌補飛行中的一種長時間效應。
這在進入一個星係時不能折疊,畢竟是星體密度過大,而且速度過快適得其反。
即使在大的星係,也不過是超光速數月的飛行,何況這原始的星係再不斷的收縮中。
“十五天我們能抵達熾焰火星。附近的生命可能星體估計是三百多個,隻是目前還無法探查到生命智能。”
這是飛船的終端機主腦給出的探查結果。
一大片的恒星形成的星域,區區三百多生命星球也算是極少的比例了。
任何新生的星係,至少適合生命體的行星會有數萬顆,這兒......區區數百,算是很少了。
古老的星係一般都是存在這樣的事實,很多的生命星球和附近的資源星都被采集得枯竭了。
但是智能生命還是在不斷的窮凶極欲的不斷毀滅和開發更遠的星球。
這樣會導致整片的星空徹底的進入惡性循環,不可能再生資源,所以一片星係,生命星球區區數百。也是無語。
熾焰火星其實是一個巨大的雙子星體。
來自這裏的宇宙蟲族,就是在這樣的巨型星球上繁衍演變,變成一個強大族群後離開的。
姥姥說的沒錯,這裏是三顆恒星的並聯體,所以日照十分的強大,這裏的星球也十分的巨大。
這是星球質量的存在問題。
行星的巨大,是因為繞著旋轉的恒星巨大的事實。
這個熾焰火星附近,有一百三十幾顆巨行星在同步環繞太陽飛行著。
看著巨大的恒星體,點點和阿肯都是顯得很驚訝。
我則是不斷的在實驗各種的異形蟲基因變體。
原生的蟲體基因已經可以通過我的生命機能再造設備複製了。
這也是作為人類,比蟲族的原始細胞自然繁殖要有優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