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探索(2 / 2)

我想以後地球人類,不僅僅會依靠這些機器人為自己修理和生產星空巨艦,還能做家教和廚師侍者的很多事情。

“危險等級為允許值,可以靠近冰麵探測......。”

這是我戰術頭盔裏的智能電腦給出的洞底空氣和輻射檢測報告。

這是和基地的超級主機連接的一種形式,自帶的智能電腦提供勘察現場後的各項元素物質參數,然後主機就運算具體的結果。

“底部空氣氧氣濃度正常,可以直接呼吸。”

但是我並沒有拿下頭盔去事實上做什麼。

一邊的一號智能機器人,開過來鏟車,把麵前地麵厚厚的集沙撮起來,開到一邊的升降機的大漏鬥裏堆著。

這樣來回三次,幾十立方的沙子就運上去了。

看著地麵漸漸露出的白色冰麵,我也是心情十分的緊張。

這是百多萬年前,地殼運動時,大量山體坍塌覆蓋下來掩埋的極地冰山的厚實冰體。

然後整個大陸的北部版塊壓上來,把古北極地區完全的覆蓋在大量的沙土和岩石中......

北部的大陸架也在南移中沉降到下麵更深處。

厚達兩千多米的冰層就這樣事實上被深埋在了地殼中......

而遙遠星空飛來的一個什麼堅硬金屬東西,之前深深的嵌入這個冰縫中,當時是在高寒之下。......裏麵被封存上百萬年的異形和各宇宙生命體的原生細胞單體,在近代人類的開發中逃逸了出來......

當初被人們當成遠古法老棺材的,事實上是宇航飛船的緊急逃生艙......

誰會用鈦錳合金逃生艙做棺材?

人類對外星文明物質的認識水準,還真是夠了......

我拿到當時的很多現場資料,也有視頻錄像,事實上就是裏麵的自動防護係統被這些考古工作人員啟動,所以在場觀看開棺的人群,被一種太空逃生艙破裂的液氮全部給瞬間凍僵。

這東西很厲害,直徑二十多米範圍內的人,直接就在三秒內被凍成冰雕,五十米內的人也被凍傷......

幾乎當時沒有誰能逃得了,畢竟人不是很多,區區五六十人,圍著看......

後來半開的液壓艙自動開啟,裏麵的幾種外星生命體和異形原生體逃逸了出來。

至少從現場繼續攝像的數碼相機體現的,就是十幾種原生動物單體逃走了。

這就是異形的最初幾種戰獸形態麼?

來這裏冒著風險勘探,就是想看看這裏還有什麼存留。

至少,我是不信一個救生艙能劃破大氣層還不燒毀殆盡,還能這樣完整的保存至今的。

這裏麵隻有一個可能......墜毀地球的是一隻星空飛船,而不是一個救生艙,這救生艙也不過是飛船當時墜毀時掉落出來的一個單體......

如果我能發現一個遠古時代的飛船,那麼我會縮短人類邁向星空科技的距離......

但是事實上會是怎麼樣呢?

一號機器人彙報:“主人,清理這個地洞沉積物估計得四個小時,建議你去休息。”

二號機器人在上麵修好了升降機,就去搭建我的野外工作棚了。

它會開啟後麵空運來的空投箱,把金屬架子支撐起來,然後焊接鐵皮成為一個簡易的野外工作居室。

等我坐運沙的升降機回到地麵時。

它已經把裏麵的床架子燒好,還給我弄了一缸子的熱水好洗澡。

這還是兩個地勤工程機器人。

要是再來幾十個,我估計可以買一大塊農莊,過皇帝一樣的生活,再養十幾頭奶頭,天天喝鮮奶,還拿鮮奶泡澡......

我在這個車廂式的簡易板房式屋子裏,躺在舒服的床墊子上,用一個毛絨睡袋套著自己,美美的睡了一覺......

這時候,兩個機器人還在不停的幹著自己幾輩子都不可能做得完的活......

其實我不擔心這附近會有什麼東西襲擊我麼?

事實上二號機器人就是在修建簡單的立體防禦圍牆。把金屬架子上焊接高強度鋼片,形成幾十米的一圈圍牆。這裏也有三個智能機槍塔樓。

這個小家夥,我相信它會搞定這一切的。至少這是工時為十幾個小時的活。

它會按照程序來進行一切,先建立高五米的機槍塔,再去修建圍牆和內部的設施。

我則蜷縮在睡袋裏,在床上恢複自己一天飛行和進礦洞帶來的疲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