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標準
選A得10分,B得5分,C得0分。
測試分析
115分以上:過分敏感。這種孩子的神經異常敏銳,感受性強。外界的一切都會在他的心中留下痕跡。這種孩子經常處於緊張的警戒中,受到打擊後不容易痊愈。
60~115分:敏感性中等。這種孩子受傷的機會較上一類孩子少,但也有些敏感。不過,他們雖然偶爾也會神經質一下,但他們並不是十分敏感。
60分以下:敏感程度較輕。這種孩子比較樂觀,對外界的傷害免疫力很高。
測試孩子的自控能力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請來一群3歲的孩子,分別給他們一份棉花糖,告訴他們,可以立刻就吃,但是如果他們願意等到心理學家出去辦完事回來以後再吃,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棉花糖。家長也可以如此測試孩子的自控能力,孩子的表現分為3類:
A馬上把糖吃掉
B等了幾分鍾後也把糖吃掉了
C耐心地等到心理學家回來,吃到更多棉花糖
測試分析
心理學家對參加實驗的孩子進行了跟蹤研究,孩子們長大後,A和B類的孩子在各方麵的成就都比較低,因為他們同小時候一樣,隻想滿足眼前的欲望,沒有辦法克製自己。而C類的孩子則比較討人喜歡,他們的自我控製能力強,敢於冒險,堅強且自製力較高,不僅在學習上表現良好,社會適應能力也很強,他們普遍獲得了成功。
貼心提醒
孩子的自控能力並非天生,而是後天培養的,所以即使孩子屬於前兩種類型,也不要著急。孩提時期是一個人行為習慣、思維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時期對孩子進行延遲滿足能力的訓練,會有很好的效果。幫助孩子學會克製和等待,這會讓他更受人歡迎。
測試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
孩子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需要和願望得到滿足後,情緒和社會化等方麵所表現出來的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孩子心理狀態良好,則會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容易適應周圍環境和人際關係。孩提時期的心理狀態影響著孩子以後性格的形成,而孩子的性格優劣又直接影響他以後的健康成長和對待未來的態度,作為父母,我們有必要知道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
看看以下15個問題,再對照一下自己孩子的表現,之後回答“是”或“不是”,把相應的分數累加。
1孩子是否有恐懼心理?
A.是(0分)
B.不是(1分)
2孩子是否能安靜地獨自待一段時間?
A.是(1分)
B.不是(0分)
3孩子是否能安定地躺下睡覺?
A.是(1分)
B.不是(0分)
4孩子是否經常發脾氣?
A.是(0分)
B.不是(1分)
5孩子是否總把你激怒?
A.是(0分)
B.不是(1分)
6孩子是否挑食?
A.是(0分)
B.不是(1分)
7孩子吃飯時是否會發脾氣?
A.是(0分)
B.不是(1分)
8孩子有沒有比較要好的朋友?
A.有(1分)
B.沒有(0分)
9孩子是否很愛哭?
A.是(0分)
B.不是(1分)
10孩子的飯量是否穩定?
A.是(1分)
B.不是(0分)
11孩子是否常常失去自製力?
A.是(0分)
B.不是(1分)
12孩子是否能做到夜間不尿床?
A.是(1分)
B.不能(0分)
13孩子是否有吸吮手指的習慣?
A.是(0分)
B.不是(1分)
14孩子是否總需要看護?
A.是(0分)
B.不是(1分)
15孩子是否很容易被逗笑?
A.是(1分)
B.不是(0分)
測試分析
11分以上:說明你的孩子心理很健康,不過也不能因此而放鬆對孩子的要求,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可以激發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更大的潛力。
6~10分:說明你的孩子心理健康程度中等,存在一定的隱憂。孩子的成長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戰勝失敗、消除恐懼的技能,磨煉孩子的意誌,提高孩子的抗挫力。比如3歲的孩子可能對黑暗有恐懼心理,不敢自己一個人睡覺,家長可以在孩子的臥室裏放一盞調光台燈;如果是4歲的孩子怕黑,父母則可以關燈讓孩子邊聽故事邊進入夢鄉。研究表明,孩子最初克服的困難對他們以後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父母要創造條件讓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這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毅力和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