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注重默讀訓練,把握文本內涵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默讀也是誦讀方式之一,沒有語速限製,學生可根據學習需求反複默讀,既可瀏覽,也可跳讀,實現眼、心、手合一,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標記。因而默讀是學生靜心思考的有效途徑,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標誌,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提供默讀思考空間與時間。當然,在學生默讀前,教師可提出一定的學習要求,並強化方法指導。如首次默讀,可放慢速度,整體而初步感知文章。在第二次默讀中,則需感受文本趣味,相互交流,說說體會。在第三次默讀中,則是深入研究文本,把握文本內涵。
如教學《生命的壯歌》一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看看是否可以選擇文中的相關內容,運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句話,這樣可檢測學生是否理解文本的基本內容。然後教師繼續引導:那是否可聯係文中內容,運用“雖然……但是……”來說一句話。這樣,學生既理解了文本內容,也可讀出自己的見解。而後要求學生再次默讀感悟,思考討論:(1)請你們閉目凝思,結合默讀內容,想象眼前會出現什麼畫麵?當螞蟻們碰到危險情形時,應運用哪一詞語來加以形容呢?(危在旦夕、岌岌可危等)當螞蟻們脫離危險時,又該運用哪些詞語進行形容呢(死裏逃生、劫後餘生等)(2)請劃出文中描寫螞蟻突圍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與體會。如①怎樣理解“可萬萬沒想到,這區區的弱者並沒有束手待斃……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②如何理解“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鬆動絲毫,肝膽俱裂也不放鬆自己的崗位”。③我們學過“死而後已”的詞語,意為一直到死才停止。但文中這些外層螞蟻到死也未鬆動絲毫,那麼支持著它們絲毫未動的是什麼?在烈火焚燒中這些蟻國英雄會想些什麼呢?這樣,通過默讀與思考,可拓寬學生思維,使其加深文本理解。
此外,教師還需注重課文背誦。在語文教學中,通過課文背誦,可強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可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可幫助學生有效識記所學內容。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背誦練習,如詩歌背誦、精彩字詞語段背誦,以完善學生語言知識儲備,為學生閱讀與寫作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