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勞作時要“手懶”———全體參加、人人管理

充分利用班幹部。我們時常會見到有班主任“主動”帶著學生或者守著學生打掃衛生的現象,其實這種做法久而久之,定會養成學生強烈的依賴、懶惰習慣,並導致責任意識的逐漸缺失,老師不在時學生就很難自覺的完成任務。我設立了值日班長,協助班委會處理日常事務。照章辦事,責任明確。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把任務下放到班委,下放到每個學生,放手讓學生管,讓學生做,責任到人,層層把關,有管理,有監督,有執行,有檢查,全員參加,相互製衡,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這樣班級很多的勞動任務班主任就可放手了。實踐證明,隻要放手讓學生去做,他們會越做越好,學生在鍛煉中會不斷增強自信心理。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主要是對人的管理,正確認識學生和正確對待學生是個關鍵,這個問題解決了,就擺正了師生關係,這個自然的班集體就不再是班主任的班了,而是一個全班學生向往的集體了。誠然,除了以上四方麵以外,還有許多方麵也是和實現總目標有關的,不過強調學生是管理的主體,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就能形成一個和諧、健康的集體氛圍,就能使這個集體成為一個團結、堅強、有力的集體。做一個優秀的班主任,要學會“懶”,遵循這樣一個“懶”的過程,這樣班主任工作就會做得輕鬆自如,也才能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班級的主人,成為自主、自立、自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