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我想起來了,陽明先生早些年和道教有些糾纏,晚年又禁止自己學生學道,簡直是愛恨情仇的一生啊,相愛相殺的節奏。難道是這雕像有靈,看出了我身據道家傳承所以來故意折磨我。”方笑俠就在這一會功夫的時間想了一大堆,也虧得他之前了解過陽明先生的過往。
王陽明早期喜愛道教養生,為追求長生修煉過道教養生功法,但自“龍場悟道”後卻又開始批判了道教養生。
王陽明從小身體較弱,同時也受明王朝的崇道氛圍和家世(稱得上隱逸世家)影響,因此早期喜愛道教養生。出生時他祖母夢到神人送子而來,似乎出生時就與神仙有緣。所以他從八歲開始就相信神仙之說,十一歲時,遇一相士告訴他:“須拂領,其時入聖境,須至上丹台,其時結聖胎,須至下丹田,其時聖果圓。”陽明對這些充滿道味的話始終記在心裏,並由此有了學聖賢的誌向。之後幾十年一直在學習道家養生之術,更是到各大名山尋訪仙人。與山中道人談論神仙之說。三十一歲時,更是告病歸家,建造陽明洞,在洞中修行。但多年過去了卻始終沒有看到成仙的希望。
直到三十七歲時,在龍場“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靜一,久之胸中灑灑。”然後有一天半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可知陽明對道教養生的喜愛以及與道教深厚的淵源。其實“陽明”這一稱號本身就充滿道教意味,道教裏以“陽”作為名字的道教祖師很多,例如:魏伯陽、呂純陽、張紫陽、王重陽等等。道教裏以純陽為仙、半陰半陽為人、純陰為鬼,以達到純陽境界為目標。
“龍場悟道”本身也是源於以前的學道積累。“龍場悟道”後,陽明才漸漸明白了自己的道,而並非道家之道,也開始了對外界所傳道教養生的批判。認為當時道教養生沒有多少效果,並不讚成別人去學,更應該追求精神的永存而不是肉體長生。之後更是有人看到王陽明白日飛升。
方笑俠一下子想了很多,他好想和王陽明說說自己是他的超級粉絲,剛才還為他而和一個台灣小明星隔空生氣呢,怎麼就把矛頭丟到自己身上了。
想著想著仿佛陽明先生有靈,真的就慢慢減少了疼痛,丹田內氣旋也停了下來,仿佛到達了丹田的臨界點。方笑俠這時才有工夫仔細研究了自己的丹田,讓他哭笑不得的事就這也發生了。原來從後天大圓滿突破到先天之境正是需要真氣不斷壯大,通過氣旋的旋轉把丹田撐開,使丹田之壁消失,使得真氣融彙於全身,整個身體被洗禮,從本質上讓身體超脫凡人之境,稱之為先天之境。
而剛才所麵多的正是突破先天的大機緣,陽明先生貌似正打算幫助自己突破先天,隻是手段略微粗暴,不像自己突破時那樣緩和,大概也是想好好教訓下自己這個道家傳人。
可現在倒好,被搞得不上不下,真是讓人欲哭無淚。還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才能有機會真正突破。
轉眼間眼前一亮,方笑俠發現自己又回到了現實,手還拉著蕭薇的手,好像什麼事情都沒發一樣。趕緊檢查了下自己的丹田,確認剛才不是自己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