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陷南海危險遊戲僵局
近期,美國不斷挑唆越南、菲律賓結盟挑釁中國南海主權,甚至公然放狠話,為日菲盟友撐腰。美國智庫擔心,美國政策已倒向中國的對立麵,奧巴馬政府正在玩一場危險的遊戲。
美國強勢介入每一場爭端
最近,除中日釣魚島爭端之外,在南海,中國與越南和菲律賓之間的爭端仍在持續發酵。而這些摩擦的背後都少不了美國的身影。分析人士稱,雖然奧巴馬政府一再強調,美國在所有這些爭端中都持中立立場,但美國的行動卻與其聲明不符,尤其是過去3年裏,華盛頓越來越多地介入每一場爭端,美國政策已倒向中國的對立麵。
美國智庫指出,這是不明智的,因為這樣做會鼓勵一些國家(尤其是美國盟友日本、菲律賓)采取強硬政策,從而降低和解的希望。如此針對中國的政策也將損害美國與中國在國際體係中的經濟、外交和戰略關係,而這些關係對美國至關重要。
而事實上,近年來美國對南海爭端的興趣越來越大。2010年7月東盟會議前,時任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強調說,美國在南海有重要利益,建議達成一個能夠體現美國中立地位的“地區聯合解決方案”。2011年6月,時任國防部長帕內塔訪問越南,這進一步彰顯了美國的介入。他說:“我們有能力保護南海所有國家關鍵的海洋權利。”隨後幾個月,越南的態度明顯強硬起來,這不太可能是個巧合。
近日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裏拉對話會上,哈格爾重談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再次聲稱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島,公開指責中國在南海問題上采取所謂單邊行動。美日更是一唱一和。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點名指責中國後,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又公開指責中國“破壞南海地區的穩定”,並警告稱如果國際秩序受到威脅,華盛頓不會無動於衷。
美國智庫指出,美國正在玩一場危險的遊戲,在充滿主觀情緒的領土爭端問題上激化矛盾,偏袒一方。實際上,除非有關水域的航行權受到限製,美國在這些爭議中不存在重要利益。
美國“小夥伴”爭相挑釁中國
日本外交家雜誌前主編哈裏·卡齊亞尼斯也指出,釣魚島爭端升級或者南中國海領土爭端惡化,都有可能會成為導致中美發生衝突的導火索。而與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爆發正麵軍事對抗,顯然不符合美國的根本利益。
最近一段時間,菲律賓一方麵期待加強與美日的合作,企圖強化對中國的遏製;另一方麵,聯合同樣與中國存在海島爭端的越南,加強防務和安全合作。盡管菲方否認要與越南抱團對付中國,但越方卻宣稱,兩國堅決反對中國的“違法行為”。目前,越南的對華戰略包括四點:海岸警衛隊堅持在中國鑽井平台周圍騷擾;考慮法律起訴中國;創造一種讓中國感受到壓力的環境,迫使中國接受現狀;如發生武裝衝突推行“相互確保摧毀戰略”。美國布萊巴特新聞網分析說,這種戰略是極端天真的。中國不會接受現狀,如果越南對中國任何城市或資產發動彈道導彈攻擊,中國將痛擊越南。
此外,菲律賓加緊強化軍備,意圖增強在南海島礁爭端中的武力籌碼。包括從韓方獲得登陸艦和高速艇的軍援,購買韓國FA-50戰機和兩棲突擊車;采購並升級美製巡邏艦;計劃向法國或印度訂購新型導彈護衛艦;部署以色列海洋監視雷達等等。
對於菲越積極拉攏美國對抗中國的行為,有分析稱,美國在南海不願與中國直接對抗,希望讓中國周邊國家與中國碰撞,通過觀察中國的回應,再決定采取何種作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結盟的程度也有不同,日本是美國最堅強的盟友,所以安倍晉三會把美國扯進去,但是越南就不一樣了,越南如果與中國挑起衝突,美國未必會采取行動。美國很清楚能做的有限,不希望給一些國家作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以免引火燒身。
美國插手亞洲領土爭端的初衷
海軍專家李傑指出,菲越隻能充當美國“馬前卒”,其動作總體圍繞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服務。因為美國其實對它們的島礁訴求根本不感興趣。“華盛頓的目的是希望在亞洲確保一種秩序,即美國能坐在頭把交椅上。”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學者懷特在美國《國家利益》上撰文,道出了華盛頓插手亞洲領土爭端的真正動機。他認為,奧巴馬一直在維持中間路線,對中國軟硬兼施,但這種做法有其局限性,美國希望讓北京相信,亞洲的一切對華盛頓來說都是重要的,但北京不可能認為亞洲任何事都重要到能讓美國與中國交戰的程度,這種認識上的差異將帶來一方踏過紅線的風險。懷特建議奧巴馬決定什麼是他真正想要的,什麼是可以舍棄的。文章認為,如果美國精心製定出這份清單,就將保住其核心利益,同時還將具備與中國進行真正對話的基礎。否則,美國將陷入一場十分被動的危險遊戲。(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