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母親的虛榮心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她誇大了孩子的優點,掩飾了缺點,不能正視孩子遇到的問題。可能讓孩子覺得難為情,也可能讓孩子分不清事實,在家長的過分誇獎中迷失了自己,認識不到自身的缺陷,以為自己是最優秀的,變得驕傲自滿。
每次走在街上,看到那些在休息日還要去一個個學習班、輔導班、興趣班的孩子們,我都不禁想,他們中有幾個是自願學習的呢?有些家長盲目從眾,看到別人怎麼做,他們也跟著怎麼做。看到別人的孩子上了英語班,他也立刻給自己的孩子報上;看到別人的孩子學習奧數,立刻也讓自己孩子學。認為隻要給孩子創造一樣的條件,孩子就不會落後於別人。在這種苦心的驅使下,他們往往隻在乎別人的孩子學習進度如何,而忽視了自己孩子的自身特點。
我的學生小蕊是家裏獨生女,又是班級的英語課代表,家長對她的成績非常關注,每次拿回成績單,家長都要仔細比較一下,和排在第一的學生差了幾分,差在什麼地方。父母的對比,給小蕊帶來很大壓力。
上課的時候我提問小蕊,剛問出問題,下麵的同學一起回答出來了,小蕊的神情馬上變得很不自然,眉頭緊緊皺著。我找小蕊談話,她焦慮地說:“我做作業或者考試的時候都會先看看別人,看著他們認真答題的樣子我很緊張,生怕他們把我落下。如果我會答的別人也會,我的心裏就不舒服。”小蕊希望自己的成績能保持在班級的前五名,偶爾成績下降了她就非常沮喪。
小蕊的心結是她的父母帶來的,因為父母總拿她跟別的孩子比較,給小蕊帶來了不小的心理壓力,她不知道該怎麼辦,怎麼才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專心又放鬆地學習。
我說:“小蕊,首先你要明白,你的父母是為了你的前途著想,但是他們用錯了方法。你不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調整好心態,再跟父母好好溝通一下。”我建議小蕊給自己製作“小紙條”,把每天要完成的目標寫上去,這樣的話,能很明顯看出自己有了哪些進步,有助於樹立起信心,激勵進步。
按照我的辦法,小蕊開始製定詳細的學習計劃,不關心別人的學習進度,隻專心做好自己的功課。我又找到小蕊的父母,跟他們介紹了小蕊的情況,並告訴他們給小蕊寬鬆的環境,不要給她心裏“背包袱”,她的家長非常願意配合,一段時間過去,她的緊張情緒明顯消失了,人也開朗了不少。
攀比是家長給孩子帶來的負麵效應,結果隻能是降低了孩子的信心,增強了緊迫感和壓力,而帶著壓力學習是非常不利於進步的。被父母推動著學習,遠沒有自主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強烈。
現在很多人說孩子愛虛榮,互相攀比,在我看來,家長帶來的影響占了大部分,也就是說,是家長教會了孩子“攀比”。
我不禁想起了很久以前看到的一個教育案例:
一對夫妻很愛虛榮,妻子時常在孩子麵前向丈夫抱怨:誰家房子裝修得很漂亮,誰家買了新車,有時還會滿懷嫉妒地責怪丈夫:“你就不能學學他們啊,也多掙點錢,讓我風光風光。”
一天,媽媽去接孩子放學,孩子一路上都悶悶不樂的。媽媽剛一詢問,孩子就大聲說:“我同學家長都開車,你們連車都沒有,真給我丟臉!”媽媽當場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