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引導是一味良方,好性格源於好榜樣(4)(2 / 3)

朋友的兒子叫小飛,今年讀高一。和很多孩子一樣,小飛迷戀上了網絡,並在網上交了很多朋友。這些朋友中,有個男孩子跟小飛的關係尤其好,兩個人幾乎無話不談。那個男孩初中畢業就輟學了,現在在一個工地打工,小飛一有時間就去工地看他,一起吃飯、聊天。朋友非常擔心小飛誤入歧途,因為有太多的孩子因為沉迷網絡把自己的一生都給毀掉了。朋友多次勸誡小飛不要再和這個人來往,可是小飛非但不聽,反倒更變本加厲了。

朋友找到我說:“我跟小飛說過很多次:‘那個孩子都輟學了,你還有大好前途,你們根本就不是一類人,他會把你帶壞的。’可他就是聽不進去,我一定要想辦法找到那孩子,讓他別糾纏小飛了。”

本來,小飛是個很聽話的孩子,從不需要父母監督,每件事都能處理得很好。但經過朋友的強行幹預,使得小飛的叛逆心增強了。而且,朋友的話中時時透露出對那個孩子的歧視和自己的強勢,認為這事“非管不可”,在朋友沒完全了解情況的前提下,沒有跟小飛好好溝通,反而用了粗暴的方法。試問有誰希望別人粗暴地幹涉自己珍貴的友誼呢?朋友這麼做無異於火上澆油,使孩子跟她的關係更緊張了。

我的另一個朋友處理這類問題就很妥當。

他的兒子認識了一個朋友,兩個人的關係很親密,當兒子把這朋友帶到家裏的時候,他發現那個孩子很多習慣都不好:喜歡跟人爭辯,不講究衛生,沒有禮貌,而且沒經人允許就亂翻別人的東西。他跟兒子提出了這些問題,但是沒有強硬地要求斷絕往來。很快地,他的兒子也發現了朋友粗俗、無禮,就自動地和這個人疏遠了。

對於幫助孩子選擇朋友的這件事,一定要注意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增加孩子的叛逆心理。如果孩子聽不進去勸告,先問問自己跟孩子的溝通方式是否正確,沒人願意要蠻橫的家長,而是希望家長理解自己、尊重自己。

此外,家長也要為孩子創造良好的擇友條件。古語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個孩子在上學前,受家庭影響是最大的,因此需要家長做個好的榜樣。平時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朋友聚會,用自身行動告訴孩子如何建立友誼並保持下去,孩子能從中學會很多東西。

友誼是一份珍貴的禮物,人在社會中生存,必須要有朋友,尤其是要有知心朋友。和真正的朋友在一起共同成長、互相激勵是件美好的事情。有了朋友,就有了相伴前行的動力;有了朋友,就有了心靈的驛站,朋友帶來的力量是讓人吃驚的。

培養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

我姐姐家的孩子思思從小是個比較“特殊”的小孩,為什麼這麼說呢?思思身上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性格,和熟悉的人在一起時,思思又蹦又跳,玩得特別開心,但如果和陌生人在一起的話,他就會很緊張、很局促。

思思經常去我家做客,特別喜歡跟我的兩個孩子一起玩,而且他要當“首領”,讓其他人都聽他的指揮。我們大人在客廳聊天,孩子們就在小臥室裏玩耍,沒一會兒,女兒跑出來跟我“告狀”了:“媽媽,思思總是霸占我的玩具,他不讓我玩。”女兒正說著,思思在臥室裏和我的兒子又吵起來了,思思堅持要當“領導”,可鑫鑫不接受,我家頓時亂成一鍋粥。

放暑假了,我讓思思到我家住一段日子,周圍很多和思思同齡的孩子,比較能調動他的積極性,多和小夥伴接觸也是有好處的。可是很快我發現,思思的“內向”性格顯露出來了。

這些孩子對於思思來說都是新麵孔,他很害羞地站在一邊,安靜地看著別的孩子玩耍,也不參與其中。孩子們自然不能接受這樣的玩伴,常常是把他自己扔下,他們又去別的地方玩了,弄得思思很不開心。

“我想回家。”思思在住進我家的第四天這樣說。“這裏的孩子都不歡迎我,他們不帶我玩。”

我說:“思思,你要學會主動找他們玩啊,你是陌生的小朋友,他們不知道你想玩什麼,所以沒有叫上你,是不是?”思思接受了我的建議,開始主動找夥伴去玩。和他們熟悉以後,思思開始“外向”起來,他總是跑到我麵前說:“小姨,他們又不跟我玩了,怎麼辦啊?”開始我告訴他要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後來我想了想,思思每做一件事都要請示大人,讓大人給他做主,這怎麼行呢?於是我說:“你已經是個小男子漢了,應該自己解決問題,想想是不是哪兒做錯了,小朋友才不理你呢?”

思思很聰明,他很快學會了如何跟小夥伴們相處,一些小矛盾也能自己解決了,還驕傲地向我展示他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