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機械製造業中的綠色製造技術應用模式(1 / 3)

應用技術

作者:黎剛

摘 要 基於我國機械工業實施綠色製造技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闡述了綠色製造的實現技術以及我國機械工業實施綠色製造技術的主要途徑,並提出了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機械工業;綠色製造;綠色設計

中圖分類號TH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58-0116-02

機械工業作為國家製造業發展的基礎,隨著改革開放與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發展,不少新型、高效的製造工藝和設備逐漸占領市場,帶來了新的生機,但生產過程中大量的消耗和汙染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生態環境正麵臨著巨大的危機,機械加工的副作用日益凸顯。為了節省資源、減少浪費,緩解工業給自然環境帶來的壓力和不良影響,綠色製造工藝技術就成為未來機械工業的發展趨勢。製造業是產業革命的先鋒代表,機械製造又在製造業中占有主導地位,綠色製造工藝尤為重要。

1 我國機械工業實施綠色製造技術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國機械製造業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由於製造業高消耗、高汙染、效率低問題在改革開放發展的20多年中一直沒有明顯改善,再持續下去,不僅影響發展,而且環境汙染形勢也將會越來越嚴峻。針對以上問題,中國的製造業必須轉變增長方式,采用綠色製造工藝,減少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

由於長期的管理不善,一些廢舊的、淘汰的製造設備沒有得到合理的回收和利用,雖然不少陳舊的設備已經報廢,但還閑置在車間內,並和一些先進的數控機床放置在一起。由此,改造和利用這些舊設備就成為綠色工藝開展的第一問題。由於機械製造行業中很多人並未接受過專業的環境意識教育,這方麵的知識比較薄弱,汙染問題還是比較嚴重。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清醒地認識到采用現代製造模式、使用綠色製造技術的重要性。

而今,環保問題已是各國關注的重點,並迫切希望得到解決。隨著WTO環境規則在全世界的實施,各發達國家也相繼製定了環境規範。例如,美國就製定了21種法規,構建了一個較為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係統。WTO成員每年向WTO通報的環境技術法規約600件。正因這樣,各國之間的貿易被環保問題構成的壁壘所阻擋,這道綠色的壁壘讓那些高汙染、不符合環保標準的產品被禁止入口,或被以重稅製裁。

國際上已經展開了行動,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如果各製造企業再不重視環境問題,改良生產技術,實行綠色生產,必將被社會所淘汰。因此,我國要積極發展綠色製造技術,使用綠色材料、綠色能源和綠色設計數據庫,在提高產品生產率的同時,保證產品綠色環保,並加強法律規範,讓綠色技術能真正發揮作用。

2 綠色製造的實現技術

2.1 幹切削技術

材料切削是最常見的機械製造工藝,材料一般在有切削液的條件下濕切削。實際上,清理切削液的費用已經高於刀具的費用,同時,切削液還有汙染環境的危險。而幹切削是在不使用切削液的情況下進行的,切削液傳統的排屑、冷卻、潤滑作用已經被先進的刀具設計、設備所取代。例如,現代刀具材料能抵抗高溫,可減少切屑液的使用;真空或噴氣係統可以改善排屑條件;先進的刀具能改善密閉空間的排屑問題。

2.2 機床技術

機床設備要適應高溫切削條件,同時具有吸塵、排屑等功能。機床的工作台或主軸要盡量呈傾斜式或立式布局,這樣能有利於排屑,可有效預防殘屑留在機床上,導致機床熱變形,影響產品加工質量。所以,有必要采用排屑係統,以及加強循環冷卻係統的使用,使其能更好地帶走殘屑,促進機床係統冷卻。高質量的幹式切削是在切削工具高速運行情況下實現的,這樣可減少傳遞到工件、刀具和機床上的熱量,保證生產效率和質量。由此,將超高速切削與幹切削相結合,會實現高效、低消耗、低汙染的生產。

2.3 微機械技術

微機械技術主要是負責微型機械加工。現階段使用的工藝方法主要采用來自於半導體IC加工工藝的矽微細加工、特種精密加工和微組裝技術。微機械生產的質量輕、體積小、精度高,且穩定性和生產效率較高,同時還具備低消耗、低成本的特點,多功能與智能化也代表了它在現代製造業中的地位。

2.4 快速原型製造(RPM)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