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廠煙氣脫硫技術與當前成熟的脫硫工藝分析(1 / 2)

應用技術

作者:劉忠彥

摘 要 本文針對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的一般情況進行了簡要的介紹,然後對當前幾種比較成熟的脫硫工藝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 煙氣脫硫;幹法脫硫;半幹法脫硫;濕法脫硫工藝

中圖分類號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58-0105-02

0 引言

當前,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電廠的煙氣脫硫,同時這也是我國保護環境得非常艱巨的任務之一。本文將力所能及的調訪情況以及手頭現有的資料進行綜合整理後,對電廠的煙氣脫硫技術及一些成熟的脫硫工藝提出了如下一些看法。

1 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的一般情況

1.1 國外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的發展概述

在本世紀初產生了最早的電廠煙氣脫硫技術。人們針對煙氣的脫硝和脫硫在近二十多年來進行了很多研究。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電廠的煙氣脫硫裝置應用的發展速度非常快,例如,一些西歐國家和美國都紛紛投入了財力和人力對煙氣的脫硫技術進行了研究和開發,同時形成了自身的特點。直到1998年,德、美、日等國已經成功建成的煙氣脫硫裝置可達數千套。又如,1970年日本安裝的各類煙氣脫硫裝置還沒達到100套,但到了1998年,就建成了1 400台套大型的煙氣脫硫裝置,處理煙氣量可達1.3億Nm3/h。經過這些大量裝置的建設,煙氣脫硫已經逐步形成了產業,每年各國用在煙氣脫硫方麵的投資也在逐步的增加。

1.2 國內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的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還不能像發達國家一樣投入大量的財力和人力,因其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還不允許,另外,至今我國還仍處在摸索階段,在治理二氧化硫的方麵起步也很晚,所以,一些國內電廠的煙氣脫硫裝置隻能處理很小的煙氣量,遠遠不夠成熟,大多數也是試驗性的或者引入的是國外的技術。

1.3 電廠煙氣脫硫技術的分類

世界上的煙氣脫硫技術種類目前可達數百種,根據處理產物的形式和脫硫的方式進行劃分,可分成三大類:濕法、半幹法和幹法。

1)幹法工藝。幹法煙氣脫硫工藝是指,吸收劑以幹粉形式進入吸收塔,所產生的脫硫副產品(脫硫後)是幹態的工藝流程;2)半幹法工藝。半幹法煙氣脫硫工藝是指,吸收劑以漿液形式進入吸收塔,所生成的脫硫副產品(脫硫後)是幹態的工藝流程;3)濕法工藝。濕法煙氣脫硫工藝就是指,吸收劑以漿液形式進入吸收塔,所生成的脫硫副產品(脫硫後)是濕態的工藝流程。

2 幾種較為成熟的脫硫工藝

結合調查情況和有關資料以及我國的具體國情,本文認為適合國內引進,推廣並應用的有如下幾種脫硫工藝。

2.1 循環流化床反應器脫硫工藝

此種技術是分別把水分與粉狀的Ca(OH)2噴入到循環流化床的反應器裏,使得吸收劑被增濕活化,而且可以得到充分的循環利用,同時能使大顆粒的吸收劑被其他粒子碰撞破碎,提供更大的反應麵積給脫硫反應。此類工藝的缺點是:增大了灰場的麵積,副產品需要廢棄,沒有什麼用處;該工藝的優點是:適用於改造老電廠、占地麵積比較小、需要的運行費用和造價較低、脫硫效率高可達93%以上。在研究和開發此項技術方麵,丹麥的FLS公司形成了自身的特點,與我國的國情比較適合,有一定的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