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的小楠是全家的驕傲,成績很好,也很乖巧。可是就在幾天前,小楠托同學給老師帶了一張字條,說最近媽媽病了,要在家照顧她。可是幾天後,當老師給小楠的媽媽打電話慰問時,才發現小楠撒了謊,逃學了。
其實,孩子逃學的原因有很多種。他們大多具有厭學情緒,可能是學習成績不佳;可能受到老師和集體的排擠,不適應學校的生活;也可能是學習壓力過大,以逃學的方式回避壓力;還可能是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分子的誘惑和教唆……這些都可能導致孩子逃學。
但不管是什麼原因,孩子逃學一般會分為幾個階段,最初可能是曠課。但是如果父母不知道或者默認他的行為的話,曠課就可能演化成逃學。漸漸地,逃學也就成為一個持續性的行為了。因此,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逃學行為,並聯合學校一起解決他曠課、逃學的問題。
首先,父母切忌情緒激動。碰到孩子逃學的情況,父母切忌情緒激動,不問青紅皂白地教訓孩子。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平息心中的怒氣,然後再了解孩子逃學的真正原因,再對症下藥。
其次,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當孩子成績不好時,父母不要在他耳邊不停地嘮叨,而是應該多給他一些安慰和幫助,並給他指明努力的方向。當他有點滴進步時,父母也要及時鼓勵,提高他對學習自信心。
最後,和老師積極配合。當孩子出現過逃學的現象後,父母要經常和老師聯係,一方麵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另一方麵和老師積極配合,共同糾正他的壞習慣,培養他的學習興趣。此外,父母也要做一個有心人,多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多關注他和什麼人來往,發現有不良苗頭的時候,要及時製止,並給他樹立正確的交友觀。
問題13:孩子愛看電視、愛上網怎麼辦?
提起看電視和上網的壞處,很多父母第一想到的就是影響孩子的視力。其實,相對於影響視力這一條,看電視、上網時間長了對孩子的智力、注意力都會有很大的負麵影響。再加上影視作品和網絡中傳播的江湖義氣、睚眥必報的愛恨情仇,以及以暴製暴的自我張揚,等等,對孩子的心靈都起著一定的腐蝕作用。
一個男孩在看過電影《古惑仔》之後,立誌要做一個殺手。他認為電影中的哥們兒義氣,還有想殺誰就殺誰的“老大”氣概很酷。任憑父親怎樣勸服他,都不能改變他的這種觀念。
可見,影視作品給孩子帶來的負麵影響,網絡也同樣帶給孩子很多負麵影響。有多少孩子沉迷於網絡遊戲不能自拔,模仿暴力遊戲中的情節,殺人尋求刺激;為了籌錢上網,不惜搶劫殺人;有的孩子甚至忍受不了戒網的痛苦,割脈自殺……
以上這些都是電視和網絡給孩子帶來的負麵影響。當然,電視和網絡也有很多好處,孩子可以通過它獲取很多知識,起到拓寬視野的作用。可見,父母完全禁止孩子看電視、上網也是不明智的。關鍵問題還在於合理利用,
因此,父母應該把重點放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上。
首先,限製孩子看電視、上網的時間。父母要嚴格規定孩子每天上網、看電視的時間總和不能超過1個小時。每隔20分鍾父母要提醒孩子遠眺一下,或者做眼保健操,適當放鬆一下眼睛。
其次,指導孩子合理利用網絡。網絡的安全隱患比較大,父母最好在電腦上安裝過濾軟件,過濾掉一些不良信息和網站。同時,父母還要指導孩子注意網絡上的禁忌,比如,不能和陌生人說話,不能私自見網友,不在網上泄露個人姓名、家庭電話、家庭地址等信息。此外,父母最好把電腦放在客廳等容易監控到的地方,以便隨時查看孩子的上網狀態。
最後,孩子看的電視內容要有選擇性。一般像言情片、武打片、警匪片,還有像一些含有恐怖、暴力、色情的成人動畫片都不適宜孩子看。隻有一些啟發孩子心靈,看完後能幫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電視節目才適宜他看。一類是兒童文學作品,比如兒童名著、童話改編的動畫片,另一類則是《動物世界》、《科學與發現》、《國家地理》、《探索》等一類科普專題和科幻題材的知識性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