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號天線的天饋線橫跨樓麵,沒有發現與屏蔽層連接的接地線,且與用戶的空調距離非常近,用戶空調機殼也沒有與避雷帶作等電位連接。
(4)用戶室內的電源開關處、電視、電話信號入線處沒有安裝電源或信號浪湧保護器。據戶主口述,電源開關處沒有被雷擊,但吊燈與空調全部被雷擊壞,安裝信號天線的梯間樓板麵已經出現開裂的現象。
(5)對SPD的相關要求:低壓配電線路由外部直接引入建築物的第一級配電箱處應裝設Ⅰ級試驗產品。當無法確定時,電湧保護器每一保護模式的衝擊電流≥12.5kA,電壓保護水平值≤2.5kV。裝設Ⅱ級試驗的電湧保護器。Ⅱ級試驗電湧保護器每一保護模式的標稱放電電流≥5kA,電壓保護水平值≤2.5kV。
對於安裝的電湧保護器級別根據變壓器配電房設置的位置決定;當配電房位於小區內,距離建築物引線距離不長且經屏蔽引入時,可僅要求安裝Ⅱ級試驗產品。因此應確定關鍵位置有設計安裝電湧保護器,電湧保護器的級別、通流量和電壓保護水平的選擇、計算應滿足規範的要求。
5 結論
(1)由於信號天線沒有作有效接地,遭受雷擊時,雷電流不能通過引下線泄流,雷電流擊穿樓板鋼筋,通過鋼筋或水管分散泄流,從而感應到靠近屋頂的業主的電源及信號線路,擊壞用電設備。
(2)部分雷電流通過沒有作屏蔽處理的天饋線傳導,感應到附近的空調,雷電流通過空調線路導入室內從而擊壞空調和用電設備。
6 預防措施
雷擊雖屬自然災害,但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在現代防雷學中,如果能采取接閃、分流、均壓、屏蔽、接地和布線,就能做到相對安全防雷。如果要將每家每戶做成法拉第籠式理想避雷效果,既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采取措施將雷擊災害降到最低限度。
(1)躲:對雷擊的防護,首要措施是“躲”,如果預感天要打雷下雨時,把電源與進戶線脫鉤,關掉電源總電閘,拔掉電話機插頭,人不要靠在電線或電話線的旁邊,不要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不要在路上行走,以免跨步電壓所傷。
(2)防:按《規範》在房屋上加裝避雷針(或網),電源線和電話線穿鐵管埋地,並且在入戶端加裝電湧保
護器。
作者簡介:胡中影(1979—),男,湖南郴州人,廣州市花都區防雷設施檢測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
防雷。
(責任編輯:黃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