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企業財務工作和統計工作核算的異同
企業財務工作和統計工作兩者都屬於企業經濟的核算體係,都有獨立的核算方法、工作人員及各自不同的工作目標,企業財務工作與企業統計工作都是為了記錄企業的具體生產經營活動狀況,圍繞企業內部經營活動發揮作用,為領導所做的決策而服務;但是,統計工作不僅僅是為本企業的經營及決策服務,還起到宏觀監督管理的職能;企業財務工作和企業統計工作的最終目標都是促進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減少企業運營所耗費的人力、物力,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取得最優的經濟效益,由於企業財務工作和企業統計工作的職責不同,因此二者的保障方法也不盡相同。
3 企業統計工作與財務工作之間的聯係
3.1 企業統計工作與財務工作的工作範圍之間的聯係
企業財務工作反映企業內部的核算工作,而企業統計工作反映宏觀經濟核算,它們之間從核算的範圍上來講是總體與個體的核算關係,每個企業之間都是相互聯係的,個體企業之間的核算數據成為簡單的微觀數據的彙總,有時會相互抵消,因此,總體宏觀統計指標嚴重不足;企業統計工作與企業財務工作它們在企業經營活動之間相互作用,相互聯係進行工作,使企業及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經濟核算得到推廣;對於統計工作來說,從企業財務方麵借鑒了許多的方法,如資產負債、現金流量等方麵的核算,對企業統計核算工作的發展、完善提出了更新、更好的要求,更多地運用企業財務知識,也將促進統計機製及方法的進一步完善。
3.2 企業統計工作和財務工作在管理體製上的聯係
企業財務工作與企業統計工作在管理體製上遵循的核算原則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使企業集權與分權相結合。企業財務工作與企業統計工作兩者數據資料之間相互吸引,關係密切。企業統計是企業對其日常經濟活動的統計、管理工作,避免企業不必要的重複工作,減少企業調查費用與調查統計對象的負擔,做到公正、客觀,避免行政部分的幹擾。
企業統計工作的任務是對企業的生產及經營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統計調查,並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建立一套完整的統計指標及統計標準體係,製定統計項目,嚴格執行統一的統計標準,為企業經營提供有效的統計資料並對其經營過程進行監督;企業財務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其所體現的經濟利益關係,包括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與利潤,客觀反映企業的經濟效益,指導企業作出正確決策。
3.3 企業財務工作和企業統計工作互相補充
在企業的核算資料中,企業統計工作借鑒企業財務工作,許多統計指標要依賴於財務核算指標取得,企業財務工作的核算指標以統計工作中時期、時點指標為起點,兩者相互滲透,同時,企業的統計工作對企業財務核算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在企業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體現統計工作在財務領域的應用,兩者的核算起點一致,並且都在固有的領域中不斷地自我完善。
4 協調企業統計工作與財務工作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4.1 協調會計工作人員與統計人員
企業的正常經營需要財務人員,同時也不能缺少統計人員的協調,進一步加強兩者之間的協調工作要做好以下兩方麵:
首先,企業財務和企業統計核算工作在企業經濟核算體係相輔相成,以經濟監督為目的,依據相同的會計憑證和會計記錄,共同搜集、整理企業經濟信息,相互借鑒核算成果,進行信息互補,使企業從財務工作和統計工作計算口徑一致,協調兩者的關係,進一步強化企業核算的整體性。
其次,要運用統計的分析資料及方法來搞企業財務的預測和監督,企業競爭的日益加劇,企業的經營活動麵臨更大的壓力,這就要求企業對市場的需求進行統計、預測,最終進行正確決策。
4.2 開發企業財務資料,協調企業財務與統計工作之間的關係
協調企業統計工作與企業財務工作,要將企業會計核算資料按照企業經營的需要,協調統計部門按照企業的主管部門及生產部門進行彙總分析,在實際工作中,財務工作和統計工作指標會存在差異,這就要求企業在財務及統計工作進行調整,求同存異,使核算指標盡量保持一致,避免混亂。對企業財務進行合理分類,設置企業財務與企業統計的相關指標,對核算中有差異的資料進行調整,側重點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指標;在產值、產量等方麵,利用統計指標,在收入、成本、費用方麵以財務指標為主,這樣即反映真實生產經營成果,又從根本上協調企業財務工作與企業統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