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粉噴樁。依據物理化學原理,利用機械設備將具有固化和抗滲透性能的水泥粉灌入地基土體的間隙(孔隙或裂隙等)或結構麵內,並使之在一定範圍內擴散和固化,以達到提高拓寬地基強度、降低滲透性、改善地基物理力學性質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拓寬範圍為天然含水量大於30%的淤泥質土、粘性土和粉性土地基,加固深度不宜大於15m。
2.5 輕質路堤
2.5.1 二灰(粉煤灰加3%~5%磨細的生石灰)。具有自重輕的優點,減少拓寬路堤自身的壓縮變形,但飽水後強度顯著降低。適用於受地下水和地表積水影響較小的拓寬路基。
2.5.2 EPS輕質路堤。聚苯乙烯板塊(EPS)容重隻有土的1/100~1/50,並具有較好的強度(抗壓強度可達100kPa)和壓縮性能,用於新路基填料,可有效地減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需要時也可置換部分地基土,已達到更好的效果。適用條件:結合部地基為各種軟弱地基,高填路基。EPS具有較強的化學穩定性和水穩定性、良好的力學性能,施工方便,但價格較高。
2.6 加筋土法
在土體中埋置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織物、土工格柵等)、金屬板條等形成加筋土墊層,增大壓力擴散角,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沉降。適用條件:結合部地基為各種軟弱不良地基。
在實際拓寬改建工程中應根據上述因素經過技術、經濟比選後選擇最優的地基處理方法。地基存在的問題往往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由於受工期、資金等多方麵的限製,單一的處理方法往往難以解決問題,若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加以分析選擇,綜合采用多種方法,發揮各種方法的優勢,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
3 新老路基結合麵處治技術
為了保證新舊路基的結合部穩定,減少由於新舊路基沉降量不同產生的反射裂縫,在結合麵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
(1)路基拓寬工程中,新路基填築前要徹底清除拓寬路基範圍內腐植土、垃圾土、樹根(雜草或農作物殘根)、淤泥等。
(2)新老路基結合部進行開台階處理,使得結合部有較多的結合麵,增強了結合部的抗剪能力。橫向台階麵為土工格柵加筋提供一個錨固位置或平台。建議台階開挖高度為0.6~1.0m,細粒土填料取下限,巨粒土和土石混填可取上限,填石路基可取1.2~1.5m。
(3)新老路基結合部鋪設土工格柵,使新舊土體和土工格柵形成一個承重板體,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基的沉降狀態,使得路基的沉降趨於均勻。鋪設土工格柵能減小新老路基結合部的差異沉降,防止出現路麵裂縫等病害。為防止土工格柵產生蠕變,其設計應變(延伸率)應控製在10%以下。
(4)新舊路基拚接處,需適當提高壓實度,台階處死角部分采用噸位較大的鋼輪配合小型衝擊夯密實處理。
拓寬公路出現的各種不協調變形,其產生的原因是眾多因素造成的。因此,在路基拓寬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中,應當以確保路基穩定為前提,在進行路基改造和維護時,盡量避免或減小病害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同濟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新老路基結合部處治設計施工技術指南[M].2003.
[2] 陳要傑,楊兵.新老路基拚接處理技術概述[J].建築與發展,2010,(9).
[3] 蘇敏.道路拓寬地基處理簡析[J].山西建築,2009,(7).
(責任編輯:周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