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品質,造就完美女孩的重要砝碼(2)(2 / 2)

成由勤儉敗由奢,孩子一擲千金,將來事業難成,甚至連日常生活都難以打點。孩子手中的錢來源於父母,從根本上看,孩子的浪費是父母約束不力造成的。

商場中,一個女孩拉著父母走進一家服裝專賣店,二話沒說就上前挑選運動服。

母親說她穿的運動服幾乎還是新的,她卻說再穿就會落伍。

旁邊的父親一邊掏銀行卡一邊說:“現在不少父母以孩子身穿名牌為榮,孩子穿得體麵父母臉上也有光,做父母的苦一點兒不算什麼,再苦不能苦孩子。我這一輩子就這樣了,不能讓孩子也像我這樣,看著孩子穿得體麵、吃得舒服,我心裏高興。”

看來,要幫助孩子增強節儉意識,首先應該糾正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很多家長對孩子有求必應,隻是擔心有求不應會讓孩子受委屈。

出於對自己清貧童年的補償心理,也有很多家長想讓孩子生活得無憂無慮。其實,節儉並不是宗教式的修行,要在壓抑欲望和肉體痛苦中超脫;節儉也不是恥辱,讓孩子感到委屈和受傷。

相反,節儉是對生活的理智態度,也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高要求,讓孩子明白隻有高尚的人才能夠做到節儉,這樣,孩子不僅不會感到羞愧,還會感到光榮。

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父母們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第一,把增強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作為塑造孩子良好品德的開端。美學大師朱光潛曾經說“有錢難買幼時貧”,這並不是讓孩子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為孩子創造儉樸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繼承中華民族的儉樸傳統。

第二,讓孩子在小事上養成節約的習慣。生活中處處有增強節約意識的細節,比如愛惜糧食、隨手關燈、循環利用水資源、節約時間等。學習用品是孩子經常打交道的消耗品,可以從節約文具上入手,比如,不要因為寫錯一兩個字就撕掉一大張紙,也不要總是碰斷鉛筆芯。

第三,讓孩子學會衡量支出。孩子雖然很小,不會理財,但是家長可以將家裏的收支情況講給孩子聽,和孩子商量節省又適用的生活小妙方。

如果孩子提出一些建議,一定要支持鼓勵,孩子自己也會以身作則。父母要經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道理,使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都是辛勤勞動換來的,父母供她的衣食住行所需的費用,都是費盡心血掙來的。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孩子的教育才能更加有效。

035 找出女孩說謊的原因,而不是一味責罵

誠實就像一件漂亮的衣服,女孩尤其需要這種品質。但是,當不懂事的小女孩對其說謊後,一些父母會突然間覺得她們不再誠實、不再可愛,甚至都懶得去理睬她們。

這些家長不會主動去找孩子說謊的原因,甚至會放棄幫助孩子再次穿上“誠實”這件美麗衣裳的想法。

做父母的應當允許孩子犯錯,但要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一起分析犯錯的原因,幫助孩子克服說謊的毛病。雖說教育孩子誠實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但孩子既然犯錯了,就應當積極正確地指出並且幫助她們改正。

一位母親講述了自己對於女兒說謊的教育:

一個月前,女兒去張同學家玩,回來的時候把同學的小卡片拿回來了,我發現後鼓勵女兒還給同學,並要求她向人家承認錯誤,還告訴她別人的東西再好也不可以拿,如果喜歡,可以和爸爸媽媽商量,等等,女兒答應了。

我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昨天和女兒的另一個朋友佟的媽媽通電話,她告訴我說女兒那次和張同學說是佟把她的卡片拿回了家,她幫助佟還回來。

我聽了以後很驚訝,真不敢相信小小的女兒會這麼“複雜”,竟然可以用一個謊言掩蓋自己的錯誤,難過、生氣、慌亂,許多的感覺交織在我的心裏。

晚上回家後我問女兒那天是怎麼和同學說的,她似乎意識到,自己的謊言被發現了,顯得有點兒不安,但並沒有說出真話,隻說自己忘了。

我實在沒有耐心了,開始了訓斥。說實話,以前女兒也曾經說過謊,因為怕遭到粗暴的懲罰而令她不敢承認錯誤。所以我都是采取耐心的說服教育,可是今天性質不同,我很嚴厲地批評了她,並且要求她明天分別向兩個好朋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