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白馬寺的禿驢作祟!聞言,石林便知曉是何人暗算他,臉立刻陰冷了下來,他與白馬寺無冤無仇,卻不想竟然遭此毒手,將來修為大進,必將白馬寺殺得雞犬不留!
姬大王仿佛是看穿了石林的心思,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可知白馬寺有一種神通,可將人在過去、現在、未來,從這三界在中徹底湮滅,手段之強,猶如仙法。隻是現今白馬寺沒落,那些賊禿的法力不足,這神通使出來威力有限,但你能活著也是造化。你遭此一災,過去的業果被消去不少,當返虛渡劫之時,便是增加了無窮生機!”
石林聞言便想到了最後畫麵中的那位道人,隻是不知怎地,關於這道人的記憶在慢慢消退,怕是再過些時候,就是要徹底遺忘了。
姬大王帶著石林在這枉死城中穿梭,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變化莫測:“這一座枉死城自成一個世界,其內還有諸多小世界,就如那佛門所言,三千小世界是為一中千世界,這枉死城便算是個中千世界,稍有不慎,便會迷失。這枉死城中還有陰曹神兵鎮守,像小友這樣的生人一被發現,便是形神俱滅矣。”
也不知穿梭了多少世界,終於來到一方世界,是一片巨大的平原,坐落著一座方圓百裏的巨城,正北方是一片黑瓦宮殿。這城裏的鬼都是秦時打扮,那片宮殿內外有一隊隊的衛士巡邏,也是酷似秦兵。
令石林詫異的是這城中竟然都不是他料想中的鬼,都是和他一樣活生生的人,未曾想陰曹的枉死城中竟還有這麼一方生人的世界,實在是詭異的很!
姬大王解釋道:“小友不必驚奇,這都是秦國軍民,和他們的始皇帝一同在陰曹避難。甲申年,黑山宗三聖攻打驪山,始皇帝不敵,皈依地藏,便在此休養。”
人間的帝王是九五至尊,哪個不想長生不死,永享富貴,卻又有哪個如願?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始皇帝無奈之下出世修道,以求長生。那時他是皇帝,修道的資源深厚,在驪山開辟道場,假死入驪山修行。
或許是做帝王的業績太好,始皇帝雖然資源深厚,卻進展不快。到了宋朝,一千多年的修行也隻是返虛後期,隻差一劫才可合道成仙,便入世修行,曆經多次大戰,這才磨練有成,渡過了這最後,也是最危險一劫,合道成仙。
然而,修行四境,化氣、化神、返虛、合道,說是四境,其實最後一境,合道之途,艱難而遙遠,遠非前三境所能比之。而合道成仙,自此擺脫輪回,長生不死。但大道無情,隻是成仙,雖擺脫了輪回,卻還逃不了天地劫難,或是一元會,或是一量,又或是不知何年月的無量量時。隻要是未得證道果,劫難來時,稍不留神,就是飛灰湮滅的下場。
始皇帝做過凡間的帝王,更是開創皇帝流,謂之始皇帝,自是有一身的傲骨,合道之後,成就仙位,便也不如一些小氣的家夥,逃避劫難,卻是欲在末法之劫中綻放異彩,賺取無量功德,增進修為,已求正果。明末之時,他便順應潮流,入世賺取功德,不想差點老命不保,被黑山宗三聖攻打驪山,丟了道場不說,老婆兒子也未能保住,帶著皇孫和剩餘的親信狼狽逃竄。也不知其怎麼就搭上了地藏的線,被其庇護,在這枉死城中開辟了一方世界供其居住。
而至於這一位姬大王,卻也是來頭甚大,便是盤踞在北邙山的陰天子姬宜臼,以陰魂之體修行,成就鬼仙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