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成為他的生命。看書越多,他越覺得自己知識的貧乏,便越是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學習。李嘉誠78歲的堂兄、退休的老校長李嘉來回憶當年的情景時說:“別看嘉誠年齡小,讀書卻異常刻苦,我看見好多次,他在書房裏點著煤油燈讀書,很晚很晚都沒有去睡。”
是父親引導他走上了讀書的道路,父親經常陪他在燈下讀書,好隨時解答他層出不窮的問題,隨時給他以精神的鼓舞,隨時給他以人格上的激勵。
回憶起自己親愛的父親,李嘉誠常常動情地說:“父親是我一生中最崇敬的人,父親無論從知識上,還是從人格上,永遠都給我一種鼓舞,一種激勵。沒有父親的悉心培養、沒有父親的指導教育,我是不可能有今天如此的成就,父親給予我的,是任何一種東西都無法衡量的。”
一個人是否有讀書的習慣,能否體會到“閱讀的喜悅”,其人生的深度、廣度會有天淵之別。如果你的家中有一屋子書,而你也是愛書之人,相信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一定會引起閱讀的興趣,並培養成習慣的。
[育子心得]
1在嬰兒牙牙學語時,就可以讓他們接觸五顏六色的書本。不妨讓“書”一詞作為孩子最先學習的單詞之一。6~7歲的孩子可以擁有自家的小書架。最好教他們愛惜圖書,書頁如有損壞不妨讓他們學會自行修補。
2鼓勵孩子利用零花錢來購買圖書。
3支持孩子與小夥伴們交換圖書閱讀。
4大力表揚孩子用“壓歲錢”給孤兒院的同齡人贈書。
5經常帶孩子上書店或參加書展。在觀看電視節目時,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注意有關新出版兒童讀物的廣告或信息。讓孩子自己選購和借閱圖書。節日或生日給孩子送禮物時不妨首先考慮送書。
6好書可安放在孩子容易取到的地方,以便他們能反複閱讀。
7時不時和孩子對某本剛剛讀完的書做出評論,特別要鼓勵孩子說出與原書作者不同的意見。要讓他們知道,書上說的東西也並非百分之百的正確,重要的是學會分析。
8如果家附近有圖書館,可以為孩子辦一張借書卡。孩子們由此會懂得,並不是想看的書非得本本買下。但與此同時又一定得要求他們對借來的圖書更為愛惜,以便讓每本圖書都能擁有更多的讀者。
9注意引導孩子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如,讀了一本有關動物的故事書,就可帶領孩子上動物園看看,並鼓勵他們與書本對照,自由發表對各種動物的外貌、品性、特征等的看法。外出旅遊時,更可以利用書本上的曆史、地理等知識“活學活用”。
[名人語錄]
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蘭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