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傾聽孩子的訴說並回答孩子的問題對加深親子關係大有裨益,這可以加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要引導孩子對別人的語言和談話內容感興趣,對和別人交談感興趣,並且在雙方交談時對對方的講話感興趣,對父母講的故事感興趣,對兒童電視節目感興趣,對外語和其他的方言感興趣。如果孩子能夠專注地傾聽一段談話、一個故事和一個電視節目,這說明孩子養成了傾聽的習慣。
孩子說話時,無論你有多忙,一定要眼睛看著孩子,不要隨意插嘴,盡量表達你聽得很有興趣。讓孩子發表他們的觀點,完整地聽他所講的話,如果你在某一重要原則上表示不同意他的看法,應告訴他你不讚同他的什麼觀點,並說出理由。在提出反對意見時不要過於武斷,不應否定一切。即使孩子是在胡說八道,也要控製你的火氣,不妄下定論,直到完全理解清楚。
讓孩子投入談話之中。交談需要花費每個人的一些時間,最好是在一種讓孩子與大人一樣有同等機會參與的輕鬆氣氛中進行。而且,談話應自由自在,任意發揮。不要有什麼儀式安排或預期達到的結果,嚐試著與孩子隨意交流觀點和看法。
父母應盡可能地與孩子交流。而且,應該試著用不同方法使得孩子願意與父母交流。作為父母,在傾聽孩子說話時,理應更加細心,更加富有同情心。父母應該努力地尊重孩子,從而營造出更加友好的語言氛圍。
一位母親問她5歲的兒子:“假如媽媽和你一起出去玩時渴了,一時又找不到水,而你的小書包裏恰巧有兩個蘋果,你會怎麼做呢?”
兒子小嘴一張,奶聲奶氣地說:“我會把每個蘋果都咬一口。”
雖然兒子年紀尚小,不諳世事,但母親對這樣的回答,心裏多少有點失落。她本想像別的父母一樣,對孩子訓斥一番,然後再教孩子該怎樣做,可就在話即將出口的那一刻,她突然改變了主意。
母親握住孩子的手,滿臉笑容地問:“寶貝,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嗎?”
兒子眨眨眼睛,滿臉童真地說:“因為……因為我想把最甜的一個留給媽媽!”
那一刻,母親的眼裏隱隱閃爍著淚花,她在為兒子的懂事而自豪,也在為自己給了兒子把話說完的機會而慶幸。
傾聽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徑,家長隻有耐心地傾聽孩子的訴說,才能看清孩子的內心世界,在此基礎上才能創造更多與孩子交流的機會。
[育子心得]
1不輕易打斷孩子說話。
2對孩子的委屈給予適當引導而不要有過多的批評。
3包容孩子的壞情緒,給他宣泄的機會。
[名人語錄]
絕不要把孩子教育得悶悶不樂,過早就想變為成年人。
——加裏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