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罰小錯才能免大過
教育孩子就要賞罰分明,孩子做得好要給予獎勵,但孩子做錯事時也一定不能姑息,哪怕隻是小錯也要進行適度的處罰,這樣孩子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
6歲的小航總喜歡玩火,隻要是與火有關的東西,例如火柴、打火機,甚至於家裏的爐灶他都要去擺弄擺弄。小航的爸爸自己也喜歡各式各樣的打火機,從氣體、電子式到機械式打火機,甚至於還有古老的“火鐮”……對於小航玩火的行為,父母從來沒有給過任何處罰,他們覺得玩火也不是什麼大錯,看著兒子熟練地使用各種打火機,小航的爸爸甚至還得意地說:“瞧,我的兒子就是像我!”
一天,小航在家裏玩一個爸爸剛買來的打火機時,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帽子燒了個洞,臉上還蹭上了不少黑灰!小航的媽媽看到兒子的狼狽樣,非但沒有狠狠地教訓他,反而笑得喘不過氣……過些日子,父母帶小航去農村的姥姥家,一不留神,小航居然和幾個表兄弟一起玩起火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姥姥家的草垛已經燃起了熊熊大火!小航的爸爸跑來,怒發衝冠,拉過小航來就是一頓痛打!
看過上麵這個故事,你認為誰應該受到指責?是小航,還是小航的父母?
細細回想,自己是否有時也會認為孩子的小錯並無大礙,不用小題大做?
一般人認為,孩子犯了小錯可以不問,犯了大錯就必須加以批評,其實不然,小錯更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
多湖輝上中學時曾有過這樣的經曆。有一次發下考試答卷,發現自己的數學成績比預想的差得多,心裏大吃一驚。記得考試時,除一道題沒答上之外,其他都答得很完整。看完試卷之後才明白,自己因計算錯誤丟掉了好多分。父親看完卷子後說了這麼一段話:“看了你的答卷,發現你太馬虎了。有的前半部分都對了,最後卻寫錯了答案,還有的把加減弄反了,像這種本不該錯的錯誤太多了。現在,請你馬上把錯改過來,否則將會一錯再錯,養成粗心大意的習慣,後果將不堪設想。”無意中犯的錯,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它的負麵影響也是很大的。
孩子的判斷能力遠不及大人成熟,他們時常會犯錯誤。但是,即使是孩子,也具有區分好壞的基本判斷能力,如果犯了嚴重的錯誤,內心深處一定會有所察覺。雖然不知原因,他也會自問是否做錯了。
雖然意識到自己錯了,可一旦有人指出來,人們就會產生反感,並有可能將錯就錯下去,這點大人小孩都不例外。就說上高中的孩子吧,隻要家長勸說他們努力用功,他們必會頂嘴說:“知道了,別再囉唆了!”然而,說歸說,他們還是不肯用功,有時甚至會故意跑到外麵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