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天底下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兒女,沒有幾個父母願意看到孩子吃苦受罪。父母愛孩子沒有什麼錯,關鍵就是要把握愛孩子的尺度。
現在有很多新聞報道上都會說一些父母教育孩子失敗的案例,以至於讓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家長將孩子放在蜜罐裏,即使孩子犯了錯誤,家長舍不得打罵、責罰,孩子沒有受到懲罰,就仿佛獲得了一道特赦令,以後膽子會越來越大,更加肆無忌憚。
現在的社會,經濟在不斷地發展,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都越來越優越,可以說,客觀條件上,基本上不會再吃什麼苦。
而且,隨著每個家庭所生的孩子越來越少,往往出現這樣的情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6個大人疼愛一個孩子,如果愛沒有節製、沒有度,孩子就可能會被這麼多的愛“溺死”。
愛多是殤,過猶不及。所以,無論是爺爺奶奶一輩還是父母一輩,都應該掂量好自己的愛。本來是想愛孩子,最終卻把孩子給害了,這樣的結果相信不是每個家長想要的。
《父母的愛,有時是害》這本書收集了很多名家以及有教子經驗的父母,對於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編者的目的就是想要讓家長明確,愛孩子不能過量,應該適中。該給孩子愛的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愛表達出來;不應該愛,而應該責罰的時候,一定要雷厲風行,向孩子闡明他們犯的錯誤,並幫助他們及時糾正。這樣,孩子才能將缺點改正,變得自立自強。
由於時間倉促,無法與本書內文作者一一取得聯係,在此處,我們表示深深的歉意,敬請原作者見到本書後主動與我們聯係,以便我們按照國家相關規定支付稿酬。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