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代企業的人本管理
綜合研究
作者:王殿喜
【摘要】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日趨激烈的競爭,使企業意識到,隻有將企業的管理進行轉型,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現代管理較之過去的傳統管理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重視“人本思想”。本文通過對我國現企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找到一些有效策略來實現、完善現代企業的人本管理。
【關鍵詞】現代企業 人本管理 策略
一、引言
我國進入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經濟體製在不斷地改革,企業的管理製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代企業的競爭並不僅僅是物質經濟層麵的競爭,而是還包含精神、心理及文化因素的競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一種競爭更激烈,隱蔽性更大,所釋放的能量更大,也更能持久地對企業產生影響。因此,人本管理成為我國現代企業管理的發展趨勢和必然要求。
但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裏,人們曾經熱衷於片麵追求產值和利潤,卻忽視了創造產值、創造財富的人和使用產品的人。在經營實踐中,人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一切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是一個經濟社會、企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企業的發展在於人和人們擁有的知識、智慧、才能和技能,並不在於先進的機器和設備。歸根到底,一切經濟行為都是由人來進行的,人沒有活力,企業就不會有活力和競爭力。因此,在新的社會發展下,如何對在現代企業中更好地實行人本管理這個問題非常的重要。
二、我國現代企業人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在觀念上“重理論不重實踐”。企業管理者對“人本管理”的理論、曆史有些認識,但如何結合我國和本企業的實際,在借鑒西方人本管理的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還不夠。加上東方和西方在認識、思維上的不同,也導致了實踐上的落後,如我國和西方在企業管理者心中的“好員工”上,我國企業管理者認為員工不應該堅持自己的觀點,而應當附和小組意見;而西方企業管理者則認為員工應該有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積極共同思考。我國企業管理者認為員工應該隨時追隨領導人,不應該與同事爭利,否則會破壞團結;而西方企業管理者認為員工應該內在地自我激勵,有自己的特色,每個員工都應該努力成為團隊中最優秀的一員。
(二)在認識上存在“重事不重人”。有的企業淡化人本管理,過分強調人的經濟屬性,忽視人的社會屬性,比如企業文化理念淡化,管理思想退化,思想工作弱化,管理方法老化。在具體實踐中,表現在重事不重人,重經濟獎勵輕精神激勵,重硬件建設輕軟件建設,剛性管理多,柔性管理少,人本管理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三)在體係上存在“零散不係統”。比如人本管理究竟是什麼,有沒有理論體係,它重點要解決的是什麼,企業應該如何運行,在操作上如何與自己的企業實際相結合等等問題都還不係統。有的企業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過不了多久,效果就沒有了,這些問題就出在不係統上,不是係統化的操作上。因為沒有整個管理理念的轉變,沒有相互聯係、相互支持的各管理子係統的互應互適互動,任何個別措施都隻能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