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深山飛來“金絲雀”(1 / 2)

像雲四娘這般漂亮的女人會隻身來溝仔村這樣的窮鄉僻壤,村民們都覺得匪夷所思。

雲四娘初來咋到,身上風塵滾滾。她的出現像個意外,村民們睜大眼睛看著她,覺得她來到這裏像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從衣著打扮看來,定是從外麵來的,而溝仔村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離開此地,下一個有人煙的地方隻能是京都,但要從京都趕來到這裏,必須翻五座山,涉三條河,再穿過一座森林才能抵達。

這樣的行程,男人們結伴而行也難保在中途不會出現意外。雲四娘一個弱女子,竟能孤身一人前來,而來此地的目的又是什麼?村民們百思不得其解。

這不解當中,包括著雲四娘這一身行頭,而雲四娘的行為也讓那不解多了些許震驚。

明眼人一眼就能斷定她來自富貴人家,她桃紅色荷葉邊裙子下擺和袖子有著被樹枝劃破的痕跡,飄散下來的頭發淩亂無比,卻也遮擋不住原本打得漂漂亮亮且形狀姣好的發髻,上麵還遺留著一支翡翠鑲玉發簪,想來是忘了同其它頭飾和耳墜一齊裝入她身後那個紅色的檀木盒子裏。

她剛到臨鳳坡時,許多村民都跑去圍觀。

臨鳳坡是溝仔村比較象征性的一個土山坡,臨鳳坡之名起源於一個傳說。

傳說當年一姓臨的人家落戶於此,臨家有個女兒長得美麗至極,一日,在下山采藥的途中遇到微服出巡的天子,天子看其容顏後驚為天人,立即將她召進宮中賜其封號“臨妃”,後來又封她為皇後。“臨鳳”之名因此而來。

這個傳說有太多的漏缺,例如,這個美麗的女子相貌如何?有無畫像存留?兩人相遇的地點在何處?遇到的是哪個朝代的皇帝?封了臨妃之後何由成了皇後?均無從考究,連說書先生每每講起也含糊不清,一筆帶過。

後來,村民們對這樣一個傳說,大多抱著聽客的心態。雖然臨鳳坡上確實有一間破木屋,聽老人講起,數十載來無人問津。多少黃花大閨女想入住此地盼來一段好姻緣,卻遭到父母的反對。

村民們認為,此般傳說,聽聽也就過了,萬不能當真。哪有皇帝會跑來這山溝野嶺巡查?自己閨女可還要嫁給好人家,萬萬不可因為這樣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毀了少女的一生。

隻不過,如此美麗的故事——一個無名的山中村姑,隻因機緣中的一眼,就變成了樹上那隻鳳凰。多少女子,該有多嫉妒那臨家女兒的幸運,又或者,隻是嫉妒她擁有一副好容貌?

眼前雲四娘的容貌,如果當年臨妃有畫像遺留的話,想必也就這般模樣,雲四娘很美,所以遭到許多人的圍觀。

這圍觀必源於某個傳遍全村的傳言,到底是誰傳播的,無人知曉。也許是上山采藥的多嘴老農,也許是僅十來歲的天真無知放牛娃兒,又或者,是雲四娘的容貌引來了某個好色之徒的窺視,沒人知道。隻有筆者知道,雲四娘當晚出現在臨鳳坡,隔天早上大家就跑來圍觀了。

圍觀的男人女人的目光正透露著好奇和探究。雲四娘被打量了那麼久,終於朝村民們露出了一個微笑,她並不拘束,沒有姑娘家麵對陌生人時的驚慌失措,她仰著頭,對著打量她的人們,邪魅一笑,她左邊嘴角微揚,左眼下方的米粒大小的痣在她的俯視下立刻靈活地跳動著,跳動著,跳到好幾個村夫心眼裏兒去。

男人們傻眼的同時,耳朵立刻傳來了一股揪心的痛。

長年居住在偏僻山地的男人,此生大概隻有這麼一次經曆,在短短一刻鍾之內,心裏走進去兩個女人,被“拜訪”了一下,然後離去。前一位是眼前貌美如花的雲四娘,隻消一個笑容,撓得心窩癢癢的極為難耐,而後一個是自家妻子,用她長年挑水洗菜做飯的粗糙的手,隻需一捏,癢沒了,卻留下了陣陣的餘痛。這個動作,平日裏也上演,可今天卻覺得耳朵格外的痛,痛到發熱,發紅,為什麼痛,為什麼會紅,隻有這些男人自己清楚。

雲四娘清亮銀鈴般的笑聲立刻引來了許多村婦的不滿,村婦們竊竊私語,還不忘用手擋著嘴巴,生怕那話被誰聽了去,同時用微紅的雙眼斜視著雲四娘的胸口。

她們一直遵循著上輩子留傳下來的傳統——著衣時,脖子絕不能露著。而如今,眼前這個女人,一點也不介意身上殘破的衣服,紅色的肚兜已然露出一大半,那已然不是下巴以下三公分的事兒了,雲四娘用她鎖骨以下三公分的事兒打破了這些年村婦們日日幸苦保持著想跨卻不敢跨的底線。

雲四娘確實給這個小村莊帶了一股持續了個把月的騷動。在這股騷動中,每天晚上,村婦們都會在淋浴時慢慢琢磨著自己的身板,坐在銅鏡麵前會仔細端詳自己的容顏。在看的同時,心裏有種不安感,這是從前不曾有過的。以前走出家門看到對麵的王二嫂,隔壁的李大娘,看著她們和自己毫無二致的臉和手,那是被歲月和生活摧殘過的痕跡,每當這個時候,她們的心裏就覺得舒坦,她們並不知道那叫什麼,隻知心裏舒坦了便是。